華人置業的收購戰,形勢當真瞬息萬變。

巴仙拿跟司馬高,馮、李兩家都手握股份,是公司創始人。

可現在,最不可能的可能出現了。

一直不被看好的顧夏陽所持東都公司,成為了華人置業目前最大的股東。

要知道收購戰爆發以來,巴仙拿佔有一定的優勢,而且這場收購戰也是它掀起的,現在卻出人意料地最先打起了退堂鼓。

對外巴仙拿在作出解釋時說,公司在估計過華人置業的資產淨值和對其後的股市變動作出調整後,對出售華置股份的條件感到滿意。

至於接受巴仙拿彈性方法處理收購的股東,除了得到16元現金以後,還可獲得巴仙拿給予東都公司每股18元的差額補償。

股東甚至可以撤回其接受書,保留出售股份的權利。

至此,收購形勢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目前只剩下東都公司和司馬高爭奪華人置業的股權。

換而言之,實際上馮、李兩家都無心祖業,就是顧夏陽與韋裡一對一拼殺。

“公司醫生”在股市上的本領眾所周知,顧夏陽轉頭吃下巴仙拿也讓人感慨,因此收購戰並沒有因為巴仙拿的退陣而失色,反而變得更加精彩。

“顧少,你能這麼快拿下李家的股份我不奇怪,畢竟你跟潘大少是好朋友。但是馮秉驊的7%,是什麼情況?”

萬國寶通中心,梁波濤覺得很驚喜。

他跟顧夏陽商議出擊,就是認定李家只是心生不忿,遲早會出售手上三成的華人置業股份。

但是顧夏陽從背後活動,將從馮秉分胞兄手中取得華人置業一部分股份,一下子就成為最大的股東,而且對馮家打擊極大。

這樣乾手淨腳的操作,讓外界也是歎為觀止。

“其實豪門大族都差不多,產業多了,自然人心就複雜了。馮家公司一直都是馮爵士手握大全,之前利潤好也就算了,現在有經濟危機,馮秉驊他們當然不爽了。”

有些問題外人覺得複雜,可真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馮秉驊之所以將華人置業的股份賣給顧夏陽,除了老婆的枕頭風之外,真正的原因就是缺錢。

但是不管怎麼說,目前顧夏陽已經是華人置業最大的股東。

“顧少,目前形勢來看,我們持股比司馬高多,收購價格也比司馬高所提出的高出0.8元。現在司馬高可以說是完全處於下風,我覺得差不多了。”

梁波濤笑道:“馮家也開始內訌,而且馮氏公司碰到困境,我覺得他們會放手華人置業。”

“不一定,馮家和韋裡都沒那麼簡單。”

如果顧夏陽並不是要吃下華人置業,他現在可以高枕無憂,但既然是要主掌公司,那麼還得看對手出招。

司馬高想要挽回敗局,唯一的辦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再提高收購價。

果然,在兩天之後,司馬高立即作出反擊。

他們宣佈把收購華人置業的價格再提升至每股18.5元,並且已經在市場上以此價格買入108,900股華置股份,使持股量進一步增加到26.55%的水平。

司馬高方面表示,對華人置業的資產作出的最新估計是每股19.2元,所以新的收購價十分合理,對小股東極具吸引力,估計東都公司也可能接受。

雖然司馬高把收購條件提高,但持股量仍然遠遠落後於東都公司。

因此,顧夏陽和梁波濤的反應是以不變應萬變,暫且按兵不動。

不知道顧夏陽鐵了心要咬下華人置業的人,都知道他現在手握42.8%的股份等於穩坐釣魚臺。

華人置業在司馬高反收購後復牌,這次該股再也不像上次那樣復牌後躍升。

只是以18.9元稍有微升,隨後股價便輾轉低移,最後以18.6元收市,交易依然平靜。

這也反映出該股現在的價格已十分接近於資產值,或者是人們預計收購價不會再提高,故而不敢再搶高。

形勢發展至此又出現了微妙的轉變,該收購價是司馬高佔優,論持股量卻是東都公司佔上風。

彼時東都公司已持有超過四成的股份,而司馬高持股則不足三成,這就是說還有三成的股份被其他股東持有。

假如其他小股東將股份全部售給司馬高。司馬高就可以超過東都公司而成為華人置業的最大股東。

因此,司馬高尚有一線希望。

不過東都公司並沒有動靜,也不再把收購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