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京城權貴後悔至極,改革派更齊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皇爺,一千二百多萬兩!”
夏守忠用一副要哭的樣子說道。
因為他現在非常後悔,後悔沒有多買國債。
畢竟他當時也不怎麼相信賈璉的話,認為一個小小的倭國真的有這麼多銀子。
而他擔心真的把所有銀子都拿出來買國債,沒準就如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所以,他當時也就沒有買多少,只是象徵性的買了一萬兩的國債, 為的是不讓皇爺覺得他一點都不支援變法。
可夏守忠沒想到,沈有容率領的登萊水師真的從倭國運回了許多白銀。
承宣帝聽後也是大喜。
他知道,若果真如此,也就意味著變法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因為有了這一千多萬兩白銀,朝廷就不必動用擴軍的軍費,來養因為變法被江南官紳們逼迫出來威脅朝廷的大量無地無業百姓。
首先, 第一筆國債就不用朝廷現在用來準備擴軍和賑災的國庫存銀來結算,而可以用新到的這筆外來銀子。
關鍵這筆銀子還不少,連本帶利的結算國債後,還能剩六百多萬兩。
這是什麼概念。
這幾乎相當於大康之前兩年的國庫白銀收入!
“果然賈卿沒有唬朕,用外部的資源來養本國的民,的確是個好辦法!”
承宣帝說後就看向南安王:“你們這些人,就只知道盯著自家人,想著如何用陰謀手段來奪人家的財產,怎麼不像他賈卿學學,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去想著如何從外面發財?!”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外面倭國怎麼會有這麼多白銀。”
南安王還是不願意相信這兵部的急遞是真的,他無法接受這一個結果。
誰願意接受?
在大康國內,勾心鬥角,費盡心機,透過災年囤糧放貸逼死大量小戶之家,一年也才積累田地產業價值不過在幾千兩銀子左右,要幾年才能達幾萬兩。
可如今只去海外一趟,就拿回上千萬兩, 也就意味著, 以前逼死大量小戶之家,完全沒有意義!
無疑讓人自覺格局不夠。
“兵部急遞豈能有假,若不信,等白銀到了,你等親眼看見,就知道什麼才是謀國者!”
承宣帝沒好氣地說了一句道。
大約半月後,一千多萬兩白銀就運抵了京師。
承宣帝與閣臣九卿們已親自來到太倉,看著戶部官員稱量這批銀子。
“他們有人要朕讓卿變成第二個商鞅,說唯有你賈家被抄家,才能使變法繼續推行,也才能使天下權貴官僚不再與朝廷作對,朕自然是沒有聽他們的,朕相信,你賈卿不會讓朕失望,如今果然沒讓朕失望。”
承宣帝此時也在看見這些銀子時,對賈璉說道。
賈璉聽後微微一笑,他早就料到會有人這麼慫恿皇帝,慫恿皇帝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
畢竟這種遊戲在這片土地已經上演了無數次。
而賈璉早就想好了透過對外掠奪的方式打破這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