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官紳哭著交稅,賈璉升任兵部尚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朝廷現在強行逼著他們交稅。
但他們為何不敢造反?自然是因為造反不划算。
要造反,也得看時機。
要麼自己實在是走投無路,要麼是百姓們走投無路,已經鬧得天下大亂。
可現在,江南官紳們並非沒有走投無路,他們現在只是需要補交十倍的欠稅而已,朝廷也不是全抄了他們的家。
何況,他們若真要造反,靠他們自己肯定不夠,他們得花錢去僱傭百姓,去擴充兵馬,而那花的錢不是一個小數字,至少要比現在補交的十倍欠稅要多得多。
所以,對於他們現在而已,老實補交十倍的欠稅,也比造反划算。
而且在這個儒家社會,天下計程車大夫,還是有不少士大夫信了儒家的那一套教育,認為造反是大逆不道的事,認為君要臣死臣也不得不死的,所以,造反也很難變成一大規模的事件。
管光端自然也明白這些,因而,他現在無可奈何,萬千的委屈也只得憋悶在心裡,想反而又不敢反。
……
雖然賈璉知道不少江南官紳們是想反而不敢反,但他也還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且在制策司對承宣帝等提議實行先軍之策,即一切以軍事工作為重,將人才和資源優先集中在軍事力量的強化上。
“如今的風氣是好男不當兵,但現在,臣以為,我大康得是最優秀的男兒才應該當兵,這樣才能保證接下來的變法繼續順利推行!”
賈璉此時就在承宣帝面前說哦起鐵道兵的處置時,提起這一理念,其又道:“雖然招募的上百萬百姓皆叫做鐵道兵,但臣沒打算讓他們將來只是修鐵路和護衛鐵路,何況,現在的情況,也沒那麼多鐵料給他們修。”
“臣的意思,先以招募他們為鐵道兵的名義,將他們在鐵道衙門從新編戶,然後集中起來開展教育,給他們的子弟辦學校,給他們上夜課,甚至定期開展識字班,讓他們開啟民智,知道忠於家國,而在之後,學業與體能最優的選入各所學堂,主要是各所武備學堂;次優的選為兵卒;最次的才讓他們修路,只靠自己的勞力掙錢。為此,得編訂實行新的軍功爵制度,我大康要在各類待遇方面以軍功為第一標準。這樣就能保證朝廷有最強大的軍隊,而確保變法順利進行。”
賈璉說後,承宣帝和北靜王互相看了一眼。
接著,承宣帝就問道:“就像你賈府藉著讓莊戶們集中起來修路的名義,將他們集中起來教育,然後優秀者選入內外訓堂一樣?”
“沒錯。”
賈璉回道。
“這得花不少錢,你賈府能這麼做,是因為你們奪了江南士族們在織造業上的利,還自己搞起了捲菸。”
北靜王道。
承宣帝跟著說道:“也從朝廷手裡賺了不少錢,也不知道工部是幹什麼吃的,朕現在的勇衛營的槍炮,幾乎都得從你賈家買。”
“沒錯,朝廷要這樣做,也得有錢,但現在追繳逋賦,還是能追繳到不少錢的,何況,陛下真的讓水師去把石見銀山佔了,得到的錢也不少。”
賈璉道。
承宣帝聽後起身道:“北靜王,兵部尚書一職,你不必再兼,由賈卿任本兵。”
“臣謝陛下隆恩!”
賈璉即刻回了一句。
一不小心,他就在代替賈雨村成為禮部左侍郎後,而升為了兵部尚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