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們又不是傻子!”

柳芳冷笑著說了一句,就道:“任他們怎麼說那石見銀山好,老子就不去買那國債!除非他們來明搶,休息老子掏一兩銀子出來支援他們變法!”

陳瑞文則囑咐道:“還是元輔說得對!這個時候,我們可千萬不能信了他們的話,去買朝廷這國債,只怕一買就被朝廷盯上,讓朝廷覺得我們好像有很多銀子似的,而想辦法抄我們的家!我們可不是賈家他們,有聖寵在,可以不用擔心被抄家。”

“是這個道理!什麼狗屁銀山,要是真有,早就被挖空了,誰信誰傻瓜!”

眾人皆點了點頭。

方從哲聽後就嘆了一口氣:“僕早就對薊州伯說過,二十年內不要對陛下言變法事,他偏不聽,如今雖不至於被抄家,但也還是倒貼銀子給朝廷,他賈家舉家食粥之日不遠矣。”

眾人皆因此笑了起來。

雖然滿京城很多權貴官僚不信任賈璉搞得這一套國家借債集資的方式,但無論怎麼說,現在的大康朝廷還是集起了六百多萬兩白銀。

賈璉則建議先派人拿著這筆銀子去江南建造一條從揚州到南京的鐵路,準備將來在有更多的銀子後,就將鐵路向北方延伸,一直延伸到京師乃至關外。

而之所以先建造從揚州到南京的鐵路,就是為了吸納江南的大量無地百姓就業。

讓江南官紳沒辦法逼迫僱工僱奴來對抗朝廷的變法。

因為建造鐵路的確需要大量人力。

就連後期維護鐵軌與保護鐵軌不被偷盜也需要很多人力。

為此,制策司先奏請得皇帝同意,下旨在大康設立鐵道衙門,鐵道衙門設鐵道總督一名,駐地設在徐州,另外,再設鐵道總兵一名,且要求鐵道總督立刻去江南先招募鐵道兵,不限定數量,鐵道兵軍餉設為一兩一個月。

左副都御史徐光啟被任命為工部左侍郎兼右都御史,總督鐵道。

徐光啟在接受任命後便帶著六百多萬兩鉅款來了南邊,招募鐵道兵。

不過,在徐光啟到達南京之前,承宣帝已經先發了八百里急遞給袁可立,讓其先動用浙直兩地庫銀,協助徐光啟把鐵道兵先招募起來,以避免清丈田畝的事被耽擱。

所以,袁可立這裡已經先收到了朝廷要他招募當地無地之民為鐵道兵的旨意。

“如此說來,外面這些被官紳逼來阻止朝廷清丈田畝的百姓們將會以這種方式被解決了。”

袁可立收到這旨意後,就如此說了一句,並對應天府官吏吩咐道:“把聖旨內容謄抄出百份,告之於民眾,在各府州縣城門設鐵道兵招募處!凡無地可種無工可做的百姓皆可報名!”

“是!”

應天府官吏們皆如此照辦起來。

“朝廷已下達旨意,招募鐵道兵,不打仗,只是做工和護衛鐵道安全,所有百姓皆可應招!月餉一兩!”

很快,就先有總督衙門的屬吏來到總督衙門外,對圍堵在總督衙門的百姓們宣佈起這道旨意來。

“什麼,月餉一兩,而且不是打仗的兵?”

百姓們皆大為驚喜。

“我要報名!”

“我也要報名!”

“官爺,趕緊把我的名字報上去吧。”

這些圍堵在總督衙門外的百姓們因此紛紛響應。

畢竟月餉一兩啊,許多在官紳豪門家裡做僱工僱奴的所得勞動報酬連吃飯都吃不飽,而一兩銀子的月餉已經算是非常搞的薪資了。

自然是無人不響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