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抵得上一年的鹽稅所得了。”

承宣帝心中暗歎。

接著,承宣帝就又看向賈璉,問:“你覺得朕當如何用這筆銀子?”

大康朝廷現在處處都需要銀子。

但承宣帝想聽聽賈璉的想法。

“以臣愚見,陛下當儘快花錢練兵,而且得水陸兩軍都要練。”

賈璉回道。

“說說理由。”

承宣帝道。

“是!”

賈璉應了一下,便說:“敝府所產布匹,無論是綢緞還是棉布,都是倚靠更加廉價與更高品質在打壓外番和本國布商,進而獲取厚利,如此一來,這些布商必然損失慘重,這些布商只怕大多背後也是權貴官僚,自然會阻止我賈府為朝廷生利。”

“繼續說下去。”

承宣帝點頭。

賈璉道:“陛下貴為天子,自當有其威。但若沒有猛士強兵,恐天下人難畏帝威!”

接著,賈璉又道:“練兵當先選將,選將當先練將,以臣之見,陛下得儘快辦一所培養武官的學校,以練將來之將,擴將來之兵。”

“武校?”

承宣帝濃眉漸漸舒展:“你是第一個給朕提出設武校的。”

“難道,陛下真想,讓帝國百戰老將們,只為自家子弟傳授韜略兵法?”

賈璉問了一句。

承宣帝聽後,直接站起身來,看向賈璉:“沒錯,百戰老將怎能只為自家子弟傳授韜略兵法,朝廷該有自己的將,該有自己的兵。”

“你且詳細說說。”

承宣帝說了一句。

“是!”

賈璉便仔細闡述起如何設立武校。

而承宣帝這裡則聽後,就讓賈璉退了下去,再思忖許久後,就吩咐道:“傳旨,著參政王大臣北靜王、內閣諸輔臣見朕。”

大康與明朝有些不一樣的是,宗室、藩王可以參政,且設了參政王大臣一個職位,主要是為轄制文臣士大夫。

因為大康的太祖皇帝已經意識到大康面臨的問題不是宗室、藩王做大,而是士大夫集團做大,需要在朝中有代表宗室、勳貴、藩王這一個權貴系統的人以參政王大臣的身份制衡輔臣和部臣、以及言官。

沒一會兒,北靜王、方從哲、沈家屏、韓爌諸人來了御前。

“擬旨,設大康武備學堂,召天下宿將進京為朝廷練將,令天下有志於為國家馬上立功者報考入學,如同國子監。”

承宣帝命道。

北靜王聽後倒是心中一喜,先回了一句:“遵旨!”

方從哲等三名文臣卻是大驚,詫異地看著承宣帝。

“陛下三思,這樣易使武臣以門生為由結黨啊。”

沈家屏回道。

“不設武備學堂,他們就不會結黨,甚至還會以家族的方式結黨吧?”

承宣帝問道。

韓鑛則看了方從哲一眼,見方從哲一直沉默著,他也跟著沉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