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抬酒擔肉給他拜年,蘇軾便命將豬肉和酒燒好後給民工吃,家人誤聽為黃酒和豬肉同燒,大家吃後反而覺得更加酥香味美。

“東坡肉”美名便慢慢傳遍全國。當然了,雖然東坡肉只是一道菜譜,可是這一道菜譜的製作方法可不只有一種。

反正家裡人多,荼粟也有了新的想法。荼粟在想著自己乾脆直接點,把東坡肉的每一種方法都做出來,這樣也看看那一種更好吃的。

或者是家裡的人喜歡的都不一樣,那麼荼粟就做不同的。荼粟知道,答應了那位老人進入研究院,她不可能無所事事的陪伴夏澤昕。

她也需要做點兒什麼,要不然就白辜負那老人的信任了。因此,荼粟想美食做得更好的,因為她後面可能會很少回家做了。

東坡肉的做法一,先是準備材料:豬五花肋肉1500克、蔥100克、白糖100克、紹酒250克、姜塊(拍松50克、醬油150克。

然後就開始準備了東坡肉美食的製作了。1、將豬五花肋肉刮洗乾淨,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煮5分鐘取出洗淨。

2、取大砂鍋一隻,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姜塊,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後加入蔥結,蓋上鍋蓋,用桃花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後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後,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製的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即成。

當然了,書上也有一些做東坡肉的小提示,荼粟可是非常認證的看著,免得到時候做失敗了。

1、豬肉選以金華

“兩頭烏”烏豬為佳。2、100克蔥其中50克打蔥結。東坡肉發做法二,也一樣先準備原料:五花肉600克、八角2個、香菜1棵輔料:紹興酒1瓶、醬油3大匙、冰糖1大匙至於第二種製作流程,1、將五花肉切四方塊,先氽燙過,接著抹上醬油,再用熱油炸上色,撈出立刻用冷水沖涼。

2、肉塊排放在鍋內,加入八角及所有調味料燒開,改小火燒至肉塊熟爛,約1小時。

3、待湯汁收至稍干時撒上香菜末,即可關火夾出食用。和之前一樣,都是有一些做錯的製作提示。

1、用酒代替水燒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質酥軟;炸過再燒的目的是徹底去除油膩。

2、五花肉的肉質瘦而不柴、肥而不膩,以肉層不脫落的部位為佳。而做法三也不簡單,製作方是:1.將豬肉刮淨皮上餘毛,洗淨後放入沸水鍋氽約3~5分鐘,煮出血水,撈出切成20個小方塊;2.取大沙鍋1只,用小竹架墊底,鋪上蔥、姜塊(去皮拍松,將豬肉皮朝下排放在蔥、姜上,加入糖、醬油、黃酒,再放入蔥結,加蓋用旺火燒沸;3.再密封沙鍋邊縫,置文火上燜2小時左右,啟蓋;4.將肉塊翻身(皮朝上,繼續加蓋密封燜至酥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