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百萬份保底(第2/3頁)
章節報錯
“她漫不經心地攪動著瓜地馬拉瑰夏咖啡,杯底沉澱的喜馬拉雅岩鹽與馬達加斯加香草碎,在骨瓷碰撞聲中泛起琥珀色漩渦。三米長的卡拉拉雲石餐桌倒映著天花板上的吊燈,侍者躬身呈上銀質餐罩揭開的瞬間,新鮮的三文魚籽如星屑般在牛油果泥上凝結成克林姆特畫作般的幾何圖案。”
讀者們人都傻了,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嗎?
這過的都是什麼生活啊!
有些讀者羨慕的眼睛都快紅了,他們是一點都沒質疑小說的真實性。
不過,很快他們就冷靜了下來。
因為小說裡不止描寫了美利堅資本家的奢靡生活,同樣著重描寫了底層人民的艱苦。
“李家這輛加長林肯的司機是一位從中國偷渡而來的男性,他叫李勇,今年41歲。和傳說中的遍地是黃金的美利堅相比,現實這裡並不好,或者說對華人移民並不友好。”
“在偷渡來紐約後,他在唐人街的血汗餐館工作,這裡的地下賭場會向華工放貸,年利率達300%,還不起債的工人被迫簽下器官捐獻協議。他剛來的時候欠了錢,以至於在餐館打工的收入絕大部分都要用來還債。”
“後來,他還因為其他移民的擠壓,丟掉了餐館的工作,沒有住所的他,只能蜷縮在油氈布帳篷裡。更倒黴的是,還被隔壁非裔流浪漢偷走了他最後一罐罐頭。要不是李家的收留,他已經凍餓而死。”
“他很感恩,和他所知道的那些美利堅流浪漢相比,他是幸運的。”
小說裡的種種描寫,讓剛才還在做夢的讀者瞬間清醒。
怎麼美利堅的底層過得這麼慘嗎?
雖然中國還不富裕,但並不會少了百姓一口吃的。
所有人都知道,在現在的中國,並不存在失業一說,政府總會想辦法給你安排工作的。也不會讓你睡大街,雖然沒有幾百平的大豪斯,但二三十平的大雜院還是能住下一個可憐人。
普通讀者們心有慼慼,在常年的教育下,他們覺得美利堅的底層人民和他們一樣,都是光榮的無產階級。
“美利堅缺少解放者啊!”
這是不少立場堅定的老同志心裡的看法。
當他們看到李翹和父親坐上了來華的飛機後,今天的連載就此結束了。
“什麼,這就完了?”
“這麼好的小說,怎麼就斷了,後面呢?”
“哎呀,為什麼不一次性刊載完呢?”
“李翹後面會怎麼樣,她在中國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雖然結尾處寫了明天會繼續連載,但讀者顯然沒有這個耐心。
有電話的人開始給報社打電話,沒電話的找到紙筆開始寫信。
就連青年報編輯部也沒有想到,《甜蜜蜜》僅僅寫了個開頭,就徹底火了。
當然,有人喜歡,就有人厭惡。
有不少老同志,就非常不喜歡這部作品開頭的描寫。
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甜蜜蜜》“過於細膩地描繪了資本主義腐朽、墮落的生活”,要警惕資本主義文化對中國的滲透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