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文學社內,胡為民、查劍英和陳建公三人像老朋友坐在一起。

此時,教學樓外天氣寒冷,文學社的窗戶已經結了冰花,而文學社內卻溫暖如春。

“胡老師,其實我找你來,也是有私心的。”查劍英面露慚愧之色,但隱隱有些小興奮。

“不要叫我胡老師,我就是個普通職工。”胡為民先是一擺手,接著又問道:“查劍英同學,難道你還需要我做什麼嗎?”

“胡老師,我們想請你加入我們文學社!”查劍英和陳建公對視一眼後,鄭重其事道。

“我不是老師……算了。”胡為民見他們一臉倔犟,放棄了讓他們改稱呼的想法,不過,他還是感到奇怪,“你們為什麼會想到讓我加入文學社呢?”

查劍英驚喜道:“胡老師同意了?”

“沒有,我就是比較好奇。”胡為民摸了摸下巴,猜測道:“難道是因為我在報上發表的那幾篇文章?”

“不只如此,我們還看了胡老師在《故事會》上發表的精彩小說。”查劍英笑道。

原來是因為作者名暴露了,胡為民苦笑著搖頭:“早知道我該起個筆名的。”

“真是胡老師您寫的?”查劍英張大嘴巴,驚訝道。

胡為民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好啊,原來你是在詐我,不愧是燕大的高材生。”

查劍英吐了下舌頭,指著陳建公道:“都是建公同學建議我這麼做的。”

胡為民看了眼旁邊那個長相憨厚,卻顯得沉默寡言的大齡學生。

陳建公撓撓頭,解釋道:“其實不算使詐,在看過那篇文章後,我就想到和您有關。”

“被你們猜出來,看來我想低調也低調不下去了。”胡為民嘆氣道。

查劍英羨慕道:“胡老師,你是飽漢不知餓漢飢,要是我們的作品能發表在雜誌上,我們能高興死。”

“你們既然成立文學社,難道都沒有發表過作品?”

查劍英指著陳建公道:“我沒有,但建公發表過作品。”

胡為民看向陳建公,“陳建公同學的作品發表在那份雜誌上,我當買來拜讀一番。”

“那是幾年前了,我寫了一些狗屁不通的文章,自以為是,就投在廠辦雜誌上,現在想來,都是編輯在鼓勵我們這些老粗。”陳建公臉色羞紅,連忙解釋道。

胡為民瞭然,不過還是搖頭婉拒:“文學社畢竟是學生社團,我加入不合適。”

“胡老師,您就幫幫我們吧。”查劍英懇求道。

陳建公真誠地說道:“胡老師,我們太需要一位有經驗的作家指點我們了。”

胡為民有些為難,“我寫的是通俗小說,和嚴肅文學不太一樣,我不敢瞎指點,害怕誤人子弟。”

查劍英連忙道:“我們剛開始寫作,也不敢好高騖遠,只要有一篇文章能在報紙上發表,我們就滿足了。”

“是啊,胡老師,您就加入我們文學社吧。”

胡為民無奈道:“這樣好了,你們到時候有寫好的文章,我可以幫你們看看。”

兩人還想再勸,但胡為民堅決反對,只能同意這個提議。

不過即使如此,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他們之前其實也找過指導老師,但老師段位太高,他們需要的正是胡為民這樣,接地氣的作家。

接下來,三人談論起了文學創作。胡為民高屋建瓴,給兩人提了很多建議,兩人也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