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林動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正式下畫,前後上映四周,最終在香港取得了550萬港幣的票房成績,在臺灣也收穫了520萬港幣的票房。

這部電影目前正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上映,但是放映規模比《一奏傾情》差了不少,不過考慮到港臺地區的票房已經超過千萬港幣,林動也算把拍攝第三部大製作的投資賺出了一部分。

他的第二部作品已經決定了是《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就算往大了拍,五百萬港幣也肯定是花不掉的,最終能花掉兩三百萬就不錯了。

但他的第三部作品就不一樣了,那時不是拍《終結者》,就是拍《回到未來》,兩部都是要燒錢才能拍出來的作品。

這是他早就打算好的計劃,任何一部沒有五百萬美金都拍不出來,所以他的前兩部作品就是在為第三部大製作賺到足以支撐拍攝的資金,目前看來任務難度不小。

第一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大概能賺到五六百萬港幣,也就是一百多萬美金。

第二部《彗星來的那一夜》需要賺到兩千萬港幣以上,也就是要在亞洲收穫至少五千萬港幣的票房,這才能湊夠下一部作品的拍攝資金。

林動不打算動用公司的資金來拍攝,現在幾人用錢的地方都不少,大家拍電影的錢最好自己搞定,必須做到錢生錢,要是能像蕭炎一樣做到反哺公司,那就最好不過了。

吳邪這邊要考慮的問題與其他人不同,他自己還沒有發覺一個問題,但是大佬覺得讓他一個人撐起華語樂壇,這似乎太為難他了。

這一年多來,吳邪一共為其他人,還有自己的唱片公司創作了超過四十首歌,平均不到十天就要寫出一首歌。

如果這些歌有半數水準都很一般,那也就算了,這是最正常的情況,再牛逼的音樂創作人,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每首歌都是高質量。

但是吳邪創作的每一首歌在這個時代都能被稱作“神曲”,哪怕是那些他自己心裡並不滿意的作品,擱在70年代也都是頂級水準,別人可不覺得這些歌很差,這只是他自己的感覺而已。

這麼玩自然太過妖孽,連他不滿意的作品都是同時代的頂級水準,那他自己都滿意的作品,豈不是超越時代幾十年的神作嗎?

吳邪的許多歌確實超越了這個時代,而且還不止一兩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歌都超越了時代,至少領先15年以上。

大佬知道一個人太妖孽會引起別人懷疑,吳邪現在的創作能力已經不止天才那麼簡單,很多人都在猜測吳邪背後有一支龐大的創作團隊,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有如此逆天的創作速度,他很可能是把別人的作品貼上了自己的名字。

再這麼下去,也許就有人懷疑他是穿越的了,沒看到林動那邊都準備拍《回到未來》了嗎?

那時吳邪就會被認為——“他是不是坐時空穿梭機回來的啊”?

這話聽起來像個笑話,但大佬還是覺得應該找人替他分擔一下,他一個人佔據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就夠了,另一半壁江山最好讓給別人。

所以,這陣子他一直在物色人選,尋找新的宿主。

大佬現在對宿主的選擇變得有些挑剔,首先形象和天賦不好,那絕對不行。

他在奪舍後的美顏效果,說起來也就是磨個皮而已,頂多讓面板變得細膩光澤,五官更有稜角,眼神更有神采,但絕不會讓你單眼皮變雙眼皮,所以宿主本身底子不好的話,再美顏也不會帥出多少,頂多讓一個人從醜變到普通、小帥。

但就算是小帥,要想成為天皇級巨星,那也是不夠的啊!

如果底子像張國容這樣出眾,那麼美顏後的效果就恐怖了,怕是比吳邪的顏值都要強出一籌。

還有,他既然要奪舍一個能幫吳邪掌管那半壁江山的音樂天才,自身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就不能太差,否則奪舍後的提升也不足以達到吳邪的水準。

這位宿主還必須是內地人,因為大佬不希望讓香港人將來有優越感,而一個香港天才就會讓他們有這種優越感。

最後,他今後奪舍的宿主都要來歷清白,不能再是那種各方都查不出來歷的神秘人,這種神秘人太多,也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這樣一來,適合奪舍的物件就不多了。

但也不是真的找不到,他在沙田便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