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峰的玩具工廠這陣子已經步入正軌,總經理和廠長都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業務部也一直在招兵買馬。

六月中旬,香港和臺灣的玩具店,包括一些商店內都可以見到魔方玩具售賣,精美的包裝盒上使用了同名電影的宣傳照。

大風車節目甚至多了一個魔方小比賽,任何人只要購買了魔方就有資格參與抽獎,每期會抽出四名小朋友進行比賽,第一名可以得到千元大禮包,其餘三人也有百元大禮包可以拿。

佳視臺也在《新精武門》一秒一千元的廣告時間播出了魔方玩具的廣告,羅峰趁著這股熱度還沒散去,招來《魔方》原班人馬出演。

這樣的宣傳攻勢不比蕭炎的肥皂差,再加上中原集團的藝人們稍有機會就自發為魔方玩具打廣告,連方寒都曾在鏡頭前滿頭大汗地擺弄一個小小的魔方,最後自然是氣得差點把這破玩具捏爆,廣告效果也爆炸了!

這已經算是鋪天蓋地的宣傳規模了,結果就是這款定價9.9元,工廠利潤達到4元的玩具,不光在香港賣的好,臺灣地區也有了代理商進行鋪貨。

這兩地只用半個月便售出了十萬個魔方,並且迅速進入了缺貨狀態。

如果只是小孩子買,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賣出這麼多數量。

市場調查部很快查出了原因,在香港購買魔方玩具的消費者,不僅侷限於小朋友,許多中學生,甚至成年人也會買來玩一玩,特別是他們的粉絲,當然要支援一下自己的偶像。

羅峰在香港沒有設代理商,公司自己鋪貨就完了。

他給臺灣代理商的批發價格是5元一個,對方回去怎麼運作他不管,但最終銷售時不能超過10元港幣的售價,換算過來差不多是15臺幣。

他給臺灣代理商的利潤實際上就是2元,因為去除運輸和運營成本,臺灣代理商拿到每個魔方的成本差不多是6元左右,8元批發出去,那就是2元的利潤。

這已經不少了,臺灣代理商半個月就將五萬個魔方賣光,進入了斷貨狀態,這就是說代理商在半個月裡最少賺了十萬港幣。

羅峰賺得自然更多,但賺少了誰費這個力氣啊。

他炒期貨肯定比做玩具賺得更多更快,但是成就感沒法比,他做生意為的就是這種成就感。

大佬目的更簡單,魔方現在成了中國人發明,這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

魔方在香港和臺灣銷量喜人,主要的原因還是偶像效應。

羅峰、蕭炎、林動、吳邪、方寒、李察,他們六個在港臺地區的知名度非常高,他們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宣傳。

羅峰不僅有一家玩具廠,他的汽水廠也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日前他買下了受股災衝擊的何蘭汽水廠,這是一家香港本地汽水公司,以生產低價荷蘭水為主要業務。

這家汽水廠裝置老舊,生產流程簡單,所謂的荷蘭水不過是用一點薄荷油,摻兌一定比例的糖精、香精、檸檬酸和冷開水做成,在股災前就快倒閉了,羅峰買下時,廠房早已停產。

他當然不是貪圖這家公司的製作工藝和裝置,主要是為了營業牌照和場地,如果他從零開始做起,至少要到年底才能搞定。

這間汽水廠建在觀塘工業區,雖然廠房簡陋,內部裝置老舊不堪,但只要將工廠徹底翻新,場地便有了。

羅峰接手後留下少量熟練工人,將他們送去培訓,教會這些人如何使用最新的生產線進行工作。

工廠10月份就能完成翻新,引進的裝置11月份也差不多到位了,12月份就可以開始生產。

但不要以為這是全自動生產線,他還沒有這個實力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動生產系統。

當然,他也不會像小作坊一樣生產汽水,最重要的糖漿生產系統、水源淨化系統、紫外線殺菌系統、玻璃瓶灌裝系統,這些他都引進了自動化生產線,其餘環節才是手工完成。

羅峰其實想引入最新的易拉罐灌裝系統,但香港沒有能生產鋁罐的工廠,這東西長途運輸成本太高,所以可口可樂在這裡的工廠也是使用玻璃瓶封裝。

他的汽水廠建成後,將在用水、糖漿生產、殺菌、灌裝上實現自動化,但這只是汽水製造的一部分流程,其餘還是手工完成。

這也沒辦法,這四套系統就花去了他近千萬美金,再加上工廠翻新,培訓工人,招聘管理人員,這些都是不小的開銷,整個投入已經超過了千萬美金。

這陣子他要不是從黃金期貨市場上有所斬獲,日本的水泥股票也快到了結帳時間,建立汽水廠的事情還得繼續延後。

但別看他的工廠自動化程度僅僅達到60%,落成後依然會在香港成為僅次於維他奶的先進灌裝廠,比可口可樂在香港的工廠更加先進。

這不是吹牛,可口可樂在香港的業務一直由太古公司代理,不過他們的灌裝廠自60年代末建成後就再沒有升級過,當初建廠的時候也沒有引進最新的自動化生產線,現在不如羅峰新建的工廠先進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