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建立自己的電影節(第2/3頁)
章節報錯
總之,他們的電影節具有真正海納百川的氣度,全世界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電影,全都可以在這裡交相輝映。
他們不在乎政治正確,不講究宗教信仰,唯一的獲獎標準就是能否打動龐大的評委團。
吳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外三人倒真沒什麼可反駁的。
他們將來要與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對抗,那就必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這四個電影節都有各自的缺陷和長處,他們必須把這些缺陷彌補,吸收他們的長處,才有機會在幾十年後發展成真正的世界級電影節。
四人還在商量電影節的事情,方寒終於發出了聲音,提醒他們8點鐘了,趕緊看他打人!
幾人抬手一看,果然八點了。
佳視臺的八點檔在繼《絕代雙驕》重新整理了收視紀錄後,這次準備向更高的記錄發起挑戰。
這個記錄是肯定會被打破,因為整個香港99%的觀眾都在收看佳視臺,連邵六叔和何冠昌都在收看對手的劇集,他們的電視上響起的同樣是曲調、樂器、演唱方法完全不同的《萬里長城永不倒》。
這首歌原版的旋律太老了,不從頭到腳大修一遍,無法符合吳邪的創作風格。
但這樣大修一遍,又與原版相差太多,甚至能裡面找到一些“aLIEz”的影子,當然這裡指的是古箏+揚琴版的“aLIEz”。
吳邪的歌從來不會使用單一樂器,但主樂器大多是古箏、琵琶、二胡中的一種,其次是古琴、竹笛,揚琴,只有幾首英文歌才使用了西式樂器作為主樂器。
但這不代表他不願意用鋼琴、吉他等西洋樂器伴奏。事實上,如果單獨使用中國樂器演奏,除了一些歌曲效果極佳外,多數都不如混音後的效果好。
不過混音後,99%的人都只能聽出主樂器,無法聽出伴奏的樂器裡有什麼了。
吳邪的音樂便讓外國人摸不著頭腦,大部分歐美樂壇的創作者都對中國樂器沒什麼瞭解,說他們對此一竅不通也不算過分。
但是吳邪的作品偏偏都是中式樂器為主的混音風格,這讓西方樂壇耳目一新的同時,短時間都找不著模仿的門路,畢竟這個年代混音技術才剛剛開始發展。
這部劇裡以中式樂器為主的混音版“aLIEz”和“霍元甲”播出後,相信又會讓西方樂壇再地震一下。
先前《一奏傾情》裡的音樂就讓歐美樂壇大為震動,現在再震一下,那應該就是真正的地震了。
這首令人心潮澎湃的主題曲播放後,前二十五分鐘的劇情都是幼年陳真的故事,這個幼年陳真自然是由小李察扮演。
這部分的劇情基本照抄了電影,只不過把霍元甲改成了陳真,把霍家拳改成了陳家拳。
這版的陳真在武力值的設定上,拜師前就不遜色霍元甲太多,基本是99與98的差距,完全有一戰之力,年紀上也相差不到十歲。
羅峰連天津的故事發生地都沒有改變,那句經典的“霍元甲,你嘛時候是津門第一啊?就在今天,就在今天”,他在這裡也只是把名字換了一下。
林動在第一集裡打了個醬油,他飾演陳真的父親,第一個小高潮就是他與趙家爭奪津門第一的擂臺戰。
這是整部劇集的第一段打鬥,劇組當然要精心設計一番,其精彩程度與後面的幾場經典大戰相比毫不遜色,甚至連對手也沒有電影裡那麼弱,兩人同樣是在三丈高的高臺上進行比鬥。
這一戰的激烈程度也與將來陳真與趙健在高擂臺上的戰鬥相差無幾,雙方足足打了三分鐘。
陳真的父親佔據優勢,但卻輸在了手下留情上,他去拉即將被踢下擂臺的趙健父親,結果反被對方打下高臺,落地後受了嚴重內傷。
這就是為什麼陳真的父親在幾年後就因病去世的原因,這也是初期的陳真對敵從不手下留情的原因。
任誰看到父親死在了手下留情上,心裡都會留時刻銘記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