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搞定兩個小姐姐(第2/2頁)
章節報錯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最擅長“刀劍碎屍”,透過逼真的道具,輔以快速剪輯和降格拍攝,同樣可以營造出一種視覺奇觀。
比如經常能看到主角一道劍氣過去,敵人立刻被劍氣劈為兩半或凌空腰斬,這種視覺效果絲毫不遜色同時期的美國電腦特效。
這也是香港電影厲害的地方,美國90年代前的電腦特效還不成熟,除了少數幾部代表作,大多還不如這些土辦法來的更有視覺衝擊力。
像是92年的龍門客棧,那個從地底如同土行孫般鑽出來的快刀韃子,一陣看似混亂無序的拼命砍殺,卻將曹少欽一手一腳削得乾乾淨淨,只剩下森森白骨讓人倍感恐怖。
這段鏡頭便只能透過剪輯和道具完成,如果按照常規的鏡頭語言,韃子刀法之快就無法體現出來。
如果採用電腦特效製作,92年時就算請來好萊塢最頂尖的特效團隊,並且在這一段鏡頭上砸下數百萬美金,八成還是會給人一種虛假的感覺,但用用腦子,不花錢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這就是電影智慧。
反面例子是09年的《龍門飛甲》,這部電影有許多利用電腦技術製造出來的武打場面,但效果卻很虛假,在3D模式觀看下視覺衝擊力極差,武俠的意境更是遠不如17年前的老片。
這個時期的老港片沒有3D畫面的噱頭和先進特效的改裝,但反而能給影迷帶來更震撼的視覺效果,更令人心馳神往的江湖意境。
當然了,這種事也不能一概而論,但電腦特效絕不是萬能的,太過依賴加特技,就會使得導演水準退化。
8、90年代沒有電腦特技,沒有3D+IMAX,但是香港的電影人開動腦筋,依然創造了《青蛇》、《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龍門客棧》、《大話西遊》、《東邪西毒》等經典電影,它們將電影鏡頭最原始的魅力挖掘出來,依然成就了經典!
羅峰現在就有自信解決沒有電腦特效的問題,即便最終出來的效果,可能會比20年後稍微差點,那也不要緊,因為現在是1977年,就連美國的觀眾,也不會挑剔這些問題。
開機儀式的流程大家都不新鮮了,上香吃豬之後,就是找來一幫妓者,讓他們問一些無聊的問題。
“我是《太陽報》的記者,能跟我們介紹一下這部《立方體》是部什麼樣的電影嗎?”
第一個提問的記者問題不出所料,羅峰這部電影光從名字上,很難判斷是什麼型別的電影。
“一點科幻、一點驚悚,一點懸疑。”
羅峰的這個回答有些敷衍,他是不想透露太多。
“我是《東方日報》的記者,請問這部《立方體》還會是黑白電影嗎?是否會使用與《追隨》同樣的敘事結構?”
“不是黑白電影,也不會使用非線性敘事結構,更不會使用碎片化剪輯,這種敘事結構和剪輯方法,我還需要再完善一下。”
“你好,我是蘋果日報的記者,請問你的這部新片會傾向藝術,還是傾向於商業。”
“你這麼問本身就不對,電影是一門藝術,但同樣是一種娛樂。藝術可以引人思考,但不是要人鑽牛角尖。真正的精品電影,不會缺乏娛樂性,亦不會缺乏藝術價值。”
“我是《星島日報》的記者,您能評價一下即將打破香港票房紀錄的《半斤八兩》嗎?”
羅峰這時有些猶豫,但一想到自己被嘉禾陰過,當即說道:“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只是一部好笑的‘爛片’!”
他這個回答可謂語出驚人,十幾個記者大吃一精,沒想到他會冒出這樣一句得罪人的話,而且得罪的還是許氏三兄弟,以及香港電影圈的霸主之一“嘉禾”。
“您這樣說,不怕得罪嘉禾嗎?”
“許氏兄弟在三年內兩次打破票房記錄,你這樣的話會有人贊同嗎?”
“你是覺得自己的電影強過《半斤八兩》嗎?”
羅峰面對一幫記者興奮的追問,神色依舊淡然,說道:“這並非語出驚人,我只是單純的說出了很多人都不敢說出的想法。”
“那為什麼《半斤八兩》能打破票房記錄?”
“很簡單,因為爛片與‘票房’無關,它在我眼中不過是由笑話段子拼湊成的一部搞笑電影,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具體情節,沒有任何主題,純粹是為搞笑而生。或許這個時代的人們會很喜歡它,但在全球電影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這樣的電影已經完全被淘汰了。如果香港的電影人,繼續用這樣的電影來成名、賺錢,那麼香港電影很快就不復存在了。”
羅峰這當然是危言聳聽,他純屬發洩自己的鬱悶,順便報復一下嘉禾當初對自己的暗算。
那時他不願意浪費時間反擊,但不代表他不敢報復,這完全是兩碼事。
嘉禾敢對他的電影使手段,難道還敢對他本人使陰招不成?
況且,他才不怕這個,這是大佬給他的底氣。
羅峰絲毫不忌憚古惑仔這種社會殘渣,他們利用佳藝避過江湖糾紛,那是懶得被這些人牽扯精力,但他們從來不懼怕江湖勢力。
除非這些勢力有本事在一百米外用狙擊步槍射殺他,否則一靠近就會被大佬的神識發現。
不裝逼的說一句,平安縣城有大佬在,義大利炮都不用推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