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專輯釋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羅峰對《半斤八兩》的抨擊很快見了報,這樣不留情面的評價,自然引得許氏兄弟不滿。
但讓三人和嘉禾尷尬的是,報紙上先登出了羅峰即將攜帶《追隨》參加“柏林電影節”的訊息,隨後又爆出本子兩大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旬報”和“映畫藝術”,竟然雙雙將《追隨》選入年度十佳電影。
霓虹國有兩大權威電影雜誌,一個是1919年創刊的“電影旬報”,一個是1946年創刊的“映畫藝術”,它們所評選的年度全球十佳電影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參考意義,這是一份不大不小的榮譽。
羅峰卻不關心小本子怎麼評價他的電影,反正他的電影暫時去不了那邊上映,有空還不如聯絡一下王天淋,打聽一下那個狗屁的“香港國際電影委員會”,他們到底選出來今年參加奧斯卡的電影沒有?
王天淋沒想到會接到羅峰的電話,他心裡不想管這種事,但欠下人情就是這樣,還不回去就總是低人一等,被人當孫子使喚都算輕的了。
他只能告訴羅峰不用著急,如果沒有那兩家霓虹雜誌的評選,那或許要送點禮物才能穩妥。
但現在連本子都承認他的電影水準當得起年度TOP10,即便不送禮也不要緊,安心等著去美國參加奧斯卡的訊息就行了。
王天淋沒忽悠他,《追隨》被選去參加奧斯卡,本就是十拿九穩的事,那18個掌握投票權的成員除非集體眼瞎,不然沒有其它電影可挑。
羅峰這下放心了,但讓他想不到的是,霓虹那兩家雜誌將他的電影評選為年度十佳後,原本下滑的票房走勢,居然在終點線前又有一個小衝刺。
這讓三人都忍不住腹誹起來,雖然知道香港市民喜歡添洋爸爸的屁股,但沒想到連本子的臭腳都喜歡,這個口味就有點重了。
1月13號,《追隨》終於落畫了,上映四周271萬港幣的總票房,最終排在去年第6位,算是處於一個比上不足,比下很有餘的位置。
羅峰覺得這個票房還湊活吧,算是勉強合格了。
但看著嘉禾發來的請帖,他心裡的不爽差點射了出來,這算是向他示威嗎?
“siri,告訴他們,我要去德國和美國參加電影節,沒時間參加他們的慶功宴。”
羅峰讓秘書把自己的話懟回去,就在電影落畫的同一天,香港國際電影委員會不僅通知他,《追隨》已被選送美國參加“奧斯卡”,這幫傢伙還順帶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柏林電影節”,等於一口氣保送他參加了兩個世界性的電影節。
他們的兩間公司,這段時間招齊了足夠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的員工,一些部門的框架也搭了起來。
三人的秘書也已配齊了,這位中英混血的siri小姐姐,就是羅峰的私人秘書。
蕭炎和吳邪的秘書小姐姐都是純正中國人,一個叫小娜,一個叫小愛。
“柏林電影節”在70年代初就可以自主參選,只要交了報名費就可以參加評選,但需要從外圍一輪一輪晉級,才能突破到最後的主競賽單元。
但如果有人脈或者被評委賞識,就可以直接推薦到選片組手裡,這樣的方式受到的關注程度和重視程度遠勝於個人報名參賽,等於少打一輪外圍賽,直接就進入小組賽。
這些電檢處的官員,還有香港大導演們,當然能看出羅峰這部電影拿獎的機率有多大,就算他個人報名參賽,最後也鐵定能進入小組賽,殺入主競賽單元,保底能拿回一個二等獎,那他們還不如保送一下,還能送個順水人情。
羅峰的《追隨》在上映時被《半斤八兩》在票房上一路錘爆,但一來到電影節參選環節,兩部電影的位置就徹底調轉了。
這時的羅峰,只用一根手指頭,就能把許氏三兄弟碾死。
嘉禾和許氏兄弟也知道在這一環節沒法與羅峰抗衡,當兩部電影落畫後,便是羅峰開始牛逼的時刻了。
現在有了本地電影委員會的推薦,羅峰就不用急著趕去德國,他的電影會直接送到評委小組手上,這跟內籤沒什麼區別,按時更新等推薦就是了。
吳邪這邊與珍妮小姐姐簽約後,便將她拉過來一塊練歌。
《射鵰》的三首合唱歌,需要練熟了才能前往錄音棚,因為“娛樂唱片”公司的錄音室,並不支援後期剪輯,他們必須一次性錄好,自然得練熟了再去。
這陣子他的事情很多,原本打算在10號正式發行他的首張專輯,結果一直推到20號,等到和珍妮小姐姐把《射鵰》的三首歌錄好後,他才終於騰出手來處理自己的個人專輯。
吳邪沒有在專輯名字上多費功夫,直接使用自己的名字,年份和外加唱片的模式,簡單直接的將這張專輯取名為《吳邪1977*EP》,基本沒有比這更直接的取名方法了。
廣大粉絲不在乎專輯名字,自從在電臺和電視臺聽到吳邪的單曲後,他們已經期待這張專輯很久了。
三人論成名時間,其實還不到三個月。
但這個年代,老百姓的娛樂方式十分有限,除了棋牌,電視、電影、音樂、,無疑就是最主流的娛樂方式,像高爾夫球這種貴族遊戲,不是誰都有資格玩。
所以在香港這一畝三分地上,透過這四種方式,一夜成名之後,整個城市都會知道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