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第十二回 好景不長 亂馬橫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天,他招來主管中央財政的吏部侍郎、判三司蔡守蒙,問他道:
“聽說高官們用人的時候都收受賄賂,有沒有這回事呢?!”
蔡守蒙以為是興師問罪,連忙回答道:
“這都是沒有根據的謠言,不值得相信。”
王繼鵬臉一沉,道:
“你不要瞞我,我早就知道很久了。”
然後王繼鵬又咧開嘴,秘密地、赤裸裸地對蔡守蒙耳語道:
"這是一個好辦法啊,從今以後,我把人事大權統統交給你。那些賢明人士也不要排斥,把他們名字記下來告訴我……”
“賢明的人,當然可以讓他們做官,但那些匪徒惡棍,要是肯掏出大錢來,也可以讓他們過過官癮啊。”
蔡守蒙大為恐懼——他第一次聽到一個長官公開地提倡索賄,怎麼一點都不含蓄呢?!不會是在試探自己吧?!
蔡守蒙打算表態拒絕,卻引來王繼鵬勃然大怒。
看來這個王繼鵬是來真的,蔡守蒙只好答應了下來。
長官的意圖被舉一反三地貫徹下去,從此,凡任命官職時,只看賄賂多少,不看有才與否。王繼鵬又把空白人事任命狀交給一些親信,拿到黑市上去賣,錢但凡給夠,就把對方的名字填到任命狀之上,對方即成官員了。
花大價錢當上官,上任後如何回收成本,可想而知。
廣受賄賂的同時,他也加重了稅收,水果蔬菜雞鴨魚肉,統統收稅,搞得民怨沸騰。
兩年之後,閩國發生了宮廷政變,衛戍區司令連重遇起義,殺死王繼鵬,擁立了他的叔父王延羲登基稱帝。
在起義的當天,政變軍隊在宮內抓捕舊君親信,除了王繼鵬曾寵幸的道士等外,還抓了蔡守蒙。
兩年以來,公開的賣官鬻爵給國家和百姓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大家對此都十分憤怒。
起義官兵當眾指控了蔡守蒙的罪行,將他就地正法。
且說那王延羲本名王延義,後改名王延羲、王曦,光州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少子,閩嗣主王延翰和閩太宗王延鈞之弟,閩康宗王繼鵬的叔叔,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
閩康宗王繼鵬死後,時任左僕射、同平章事的叔叔王延羲自稱威武節度使、閩國王。
即位之後,王延羲對外向後晉朝廷稱臣,在國內設定百官都如同天子的制度。
在歷任閩王中,王廷羲是口碑極差的一位。
他驕傲奢侈,荒淫無度,猜忌宗族比王繼鵬更甚,而且常常尋找舊怨加以報復。
剛即位之後,他便做了一件荒唐事。
為了洩憤,他命人刨開曾經仗義執言的王談的墳,把屍體扒出來,王延羲見著那屍體後大怒道:
“狗彘!今尚能我不?!”
挺劍狂刺王談的屍體多時方才罷休。
由此可見,此人的心胸多麼狹窄啊!
究竟這王延羲還會做出什麼么蛾子的事情來呢?
諸位看官,請聽下一個回合分解。
ps:
求推薦票,求打賞,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