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敬畏劉惇如神明,劉惇卻自家事自家知,他的占卜之術哪有什麼神異,只是他熟知天文、地理,又善於揣摩人心,所以才能屢屢先人一步,察知災禍。就算判斷錯誤,也能以“天道無常”搪塞,反正全憑一張嘴。

劉景傾荊楚一州之軍,水陸同時進擊,夾攻豫章,連戰連捷,勢不可擋,根本不是一郡兩郡之力能夠抗衡,劉惇自然不看好孫輔派兵北上,是以占卜為兇。

“……”一聽是兇卦,孫輔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

他從小失去父母,乃是被兄長孫賁一手撫養長大,兩兄弟有著極深的感情,如今兄長孫賁為楚賊所迫,危在旦夕,無論卦象是吉是兇,他都會出兵相助。

之所以讓劉惇占卜,本意是想為此次出兵討個吉利,沒想到卻卜出兇卦,真是晦氣。

孫輔強笑道:“周武王伐紂,佔曰大凶;晉文公伐楚,亦佔曰兇,然二者最終皆能克敵制勝,由此可知,占卜可信而不可盡信。”

劉惇知道孫輔的心意,便順著他的話道:“孔子有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上天不言,所謂占卜,不過是利用神靈之物偷窺天意,但天意高遠,又豈能盡知?吉可為兇,兇亦可為吉,皆在人心。”

孫輔起身對劉惇道:“兄長有難,不能不救,我打算派兵三千北攻宜春,還請軍師不要將卦象告訴將士,以免動搖軍心。”

孫輔乃劉惇的衣食父母,自然不會拆他的臺,“明府只管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

次日,孫輔即發三千精卒北上,當然,出兵前他故意哄騙將士,稱軍師占卜為吉,此次出兵,必將獲勝,將士聞之無不大喜,個個摩拳擦掌,誓取宜春。

孫輔才送走部曲,第二天就收到南方急報:有荊州軍順豫章水來襲,其船艦數百,兵以萬計,南野、贛縣望風而降……

孫輔、劉惇一時間全都傻眼了,怎麼南邊又冒出一股荊州軍?劉景哪來的這麼多兵馬?!

廬陵南部地處偏遠,漢民寡少而山越勢眾,不服官府,好為暴亂,歷來是統治的薄弱地帶。

孫輔基本對廬陵南部地區放任自流,只要不叛亂即可,當地只有一兩千駐軍,面對十倍來犯之敵,拿什麼抵擋?可以預見,廬陵南部全部淪陷只是時間的問題。

劉惇一想到廬陵僅剩兩千可戰之兵,就感到頭皮陣陣發麻。

當年他就是因戰亂才逃離家鄉平原,一路轉戰多地,吃盡苦頭,好不容易才在廬陵安定下來,他可不想再度顛沛流離。

劉惇心急如焚,趕忙對孫輔道:“明府,今數萬楚軍自南來襲,廬陵兵少,不足以自守,明府速速召回北上的兵馬。”

“這……”孫輔猶豫不決。

“明府還有什麼可遲疑的?”劉惇不由跺腳道,“孫豫章雖與楚軍交戰不利,麾下甲士猶有萬餘,南昌又有金湯之固,楚軍倉促間絕難攻下南昌,待孫討虜援兵抵達,南昌之圍立解。

劉惇又分析道:“反倒眼下廬陵形勢兇險萬分,若明府不召回北上之軍,待楚軍席捲南部,沿贛水而來,廬陵必不保也!”

孫輔聽罷,面色不住變化,良久,仰天長嘆道:“非我不助兄長,實在是自顧不暇……”隨後派人連夜追回北上之軍。

…………

南昌,寓意為“昌大南疆”,相傳為漢初名將灌嬰所築,因此南昌別名“灌城”。

南昌城牆高大堅固,週迴達十餘里,有南門、東門、北門、皋門、昌門、松陽門六門拱衛。其西臨贛水,東濱大湖,大湖廣十里,向南折入南塘,是以南昌三面環水,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