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投(第2/2頁)
章節報錯
事情和劉景預料的一樣,才至隅中,他就收到了韓廣、馬周的捷報。劉景笑著對左右道:“馬子謹真鐵壁也,前挫劉備、關羽之鋒,今又折太史慈之銳,使世人知道,我荊楚亦有名將。”
與左右閒談片刻,劉景目光重新轉回到柴桑城上,只見荊州軍將士,藉助臨衝(攻城塔)、雲梯,源源不斷湧上柴桑城頭。
臨衝(攻城塔)最大的價值就是讓登城變得更加容易,往日需要消耗無數人命,才有可能爬上城頭,如今臨衝(攻城塔)只需靠近城牆,放下吊橋就行了。
由於臨衝(攻城塔)吸引了大部分守軍的注意,雲梯不再是眾失之的,登城風險大大降低。
二者結合,使得登城變得不再困難,加上荊州軍相比柴桑守軍,有著巨大的人數優勢,攻城從一開始,就牢牢佔據了主動。
徐盛不敢再留預備隊,幾乎將全部兵力都投入到戰鬥中,可即便如此,仍只是勉強支撐。
徐盛對守住柴桑已不抱希望,當城外的荊州軍士卒拿著繳獲的太史慈部軍旗,在城下炫耀武功,大呼萬歲,徐盛知道太史慈多半也指望不上了,心徹底涼了,只想著能多守一天算一天,至於投降,從不在他考慮之列。
午後,柴桑城頭戰事越發激烈,劉景暗暗搖了搖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天肯定攻不下柴桑,不過守軍已是強弩之末,克城之日, 也就在這三五天內。
劉景才收回視線,忽然看到於徵引著習禎向他這邊行來,習禎身邊還跟著一個身形瘦弱,卻容貌嚴毅的青年儒生。
“將軍……”高冠大袖的習禎來到劉景戎車前,長揖拜見,說道:“禎出使合肥,未能說服劉揚州,有負將軍之託……”
劉景搖頭道:“出使合肥,本就是一步閒棋,成則固然好,不成也無所謂,文祥不必在意。”接著目光看向習禎身邊的青年儒生,問道:“此人是?”
習禎為劉景介紹道:“他乃揚州主簿盛匡盛子通,聞將軍興兵伐吳,特棄職來投。”
盛匡大禮拜見道:“會稽盛匡,拜見將軍。”
劉景一聽盛匡是會稽人,又姓盛,心裡頓時恍然,問盛匡道:“不知盛吳郡是足下何人?”
盛匡聞言不禁雙目泛紅,慘然道:“正是家父。”
劉景從戎車上下來,拉著盛匡的手道:“原來是賢者之後,尊父天下名士也,孫氏兄弟迫害君主,海內聞之,無不憤慨。”
盛憲曾任吳郡太守,正是孫策、孫權的父母官,所以劉景說孫策、孫權迫害君主。此事在江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要說海內憤慨,就不免有些誇張了。
盛匡泣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孫氏兄弟侵佔江東,殺戮無算,江東士民皆恨之,只是顧慮孫氏殘暴,才隱忍不發。今將軍興義師,討孫逆,江東士民必喜而從之……”
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