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盛匡(第2/2頁)
章節報錯
“安南將軍府吏習禎,拜見劉使君……”
“足下不必多禮,”劉馥懶得和他客套,直接開門見山問道:“足下此來,所為何事?”
習禎在官學時,就以談論名動襄陽,口才極佳,從孫賁覬覦長沙開始講起,稱其暗中資助賊寇,侵擾長沙,劉景為顧全大局,一忍再忍,直到現在已忍無可忍,決定發兵豫章,根絕禍患。
習禎最後說道:“安南將軍與孫討虜過去曾指水為盟,共討逆賊,是以孫討虜雖包庇其兄孫賁,安南將軍猶念舊盟之誼,不願與其刀兵相向,此次出兵,只討孫賁一人,不會侵攻吳地。”
這話怕是三歲孩童都不肯信,更別說劉馥了,只見他沉下臉責備道:“孫豫章固然有錯,可到底是朝廷所任,劉安南未得天子詔命,豈能私自出兵?”
習禎坦然自若地回道:“下吏今來合肥,安南將軍尚在江夏,未有舉動,何言私自出兵?況且安南將軍總領南方軍事,為國討伐無道,不必拘於君命也。”
劉馥聞言面露不悅,習禎故作不見,繼續說道:“安南將軍此番只誅孫賁,還長沙、豫章二郡百姓以安寧,無意侵佔揚域。因此安南將軍特派我前來,詢問劉使君,有無豫章太守人選,安南將軍願派兵護送其上任。”
劉馥聽了習禎的話,心裡大感吃驚,沒想到劉景竟有如此決斷,為了能夠爭取到他的支援,甘願讓出豫章太守之位。
當然了,劉景也不傻,不會真的將豫章完全交給他,但哪怕只是名義上,也足以讓他動心。
可惜這件事非劉馥一人所能決定,他需得請示天子、曹公。
劉馥讓人帶習禎下去休息,而後詢問蔣濟、盛匡二人意見。
盛匡立刻急不可待地勸道:“使君無論同意與否,都阻止不了劉安南出兵,既然如此,何不應其請,趁機將豫章收歸刺史部,乃至更進一步,聯手劉安南,剿滅孫權,收復江東。”
盛匡進一步說明道:“孫氏經營江東,已有三世,士民親附,劉安南率兵攻略吳地,士民定然追隨孫氏,捨命相抗,劉安南想要奪取吳地,絕非易事,屆時殺戮必重。吳地百姓慘遭塗炭之苦,使君善而撫之,就算不能傳檄而定江東,亦足以與劉安南分庭抗禮……”
“萬萬不可!”在蔣濟看來,盛匡完全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劉安南,人傑也,素為曹公所忌。今曹公用兵於北方,委使君以東南之事,使君當以牽制劉安南為上,若任由其兼併孫權,無異於縱虎吞狼,遺患無窮,到時恐東南不復為國家所有矣!”
“子通所言有理……”蔣濟一番分析,令劉馥不住點頭。
見劉馥不用其計策,盛匡心中憤恨不已,起身道:“‘殺父之仇,寢苫枕幹,不共戴天。’匡惟有辜負使君信任,請辭主簿,返回江東,望使君應允。”
盛匡性情剛烈,有此選擇,劉馥毫不意外,上前握住盛匡的手,嘆道:“《春秋之義》:‘子不復仇,非子也。’我雖不願放走賢才,亦不敢阻攔子通。”
盛匡謝之,當即拜別劉馥,去見習禎,次日,兩人俱西返。
歷史上盛匡官至魏徵東將軍司馬,一輩子都在魏吳前線,可惜到死都沒能等到報仇的機會。這個時空,他能如願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