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冬至(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景搖頭道:“孫討虜倒也不必如此,劉鎮南乃是病薨,並非我所殺。”
“不然。”魯肅道:“劉表老而彌堅,若非將軍滅亡其軍,誅其長子、覆其基業,劉表何至於憤懣結病,嘔血身亡?”
劉景失笑,就此打住,轉而道:“原本與孫討虜相約會師江、漢,奈何事不遂人願,孫討虜出師未捷,今黃江夏已經歸降於我,望子敬轉告孫討虜,今後你我兩家就以荊揚二州為界吧。”
黃祖歸降劉景在荊州並非什麼秘密,魯肅在路上就聽說了。
儘管雙方早有約定,一取南郡,一取江夏,以漢水為界,瓜分荊北。奈何江東自己不爭氣,打不下江夏,現在黃祖舉江夏歸降劉景,江東除非想與劉景反目,不然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魯肅此來,目的在於鞏固盟好,本就沒抱奢求,從容道:“孫討虜承父兄之餘,只有坐保江東之心,而無經略四方之志。與將軍結盟共攻劉表,只為報父仇,今劉表敗亡,又與將軍有盟,自不會再圖謀江、漢之地。”
魯肅頓了頓,才繼續道:“今曹操暴虐無道,恐將篡漢自立,荊、揚兄弟之邦也,當戮力一心,共討國賊,以匡漢室,屆時雖桓、文之功不能過也……”
魯肅不愧是三國首屈一指的外交家,口才著實了得,先拿孫權年幼繼位,缺少威信說事,故意向劉景示弱,降低劉景的警惕之心。再以江夏上的退讓為條件,鞏固盟好。未免劉景對江東生出覬覦之意,魯肅又搬出曹操,表明後者才是劉景的心腹大敵,孫權願與劉景聯手對抗曹操,雙方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若非劉景來自於後世,怕是就要被他說服了,可惜啊……
劉景眉頭一揚,故作驚訝道:“曹公篡漢?子敬何出此言?曹公行事雖過於暴烈,不盡如人意,然而當今之世,天下土崩,四海大壞,非申、商之法術,無以救國家、振社稷……”
劉景話鋒一轉:“況且,曹公並非暴而無恩之人,聞我平定荊州,即拜安南將軍,封漢昌縣侯,凡有所舉,無不答應……”
魯肅心中驚疑不定,在他的設想中,曹操是雙方繼續結盟的關鍵,可此時劉景的反應卻著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劉景竟對曹操讚許有加,並不敵視,雙方自然也就沒有了固盟的必要。
開玩笑!魯肅寧願相信太陽明天早上從西面升起,也不相信這是劉景心裡的真實想法。
劉景,曹操,必不兩立!
那劉景這麼說的原因是什麼?
難道是想趁江東急於固盟,逼孫權做出更大讓步,或者乾脆對江東圖謀不軌?
就在魯肅猜測劉景的意圖時,卻見劉景從身前書案上拿起一封信,讓人遞交給他,口中說道:“子敬,你先看看這封信。”
魯肅忙中斷猜想,一頭霧水的接過信,原來這封信是劉景從兄、綏軍中郎將劉修發來的捷報:十一月初,有千餘豫章賊寇自東而來,襲擾(長沙郡)醴陵縣,殺掠吏民無數,劉修率兵討平之。信的最後稱,這已經是今年以來豫章賊的第三次入寇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