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冬至(第1/2頁)
章節報錯
卻說魯肅奉命出使襄陽,自吳郡北登船,溯江而上,越二十日抵彭澤。
由於黃祖和江東之間仇怨極深,魯肅沒敢冒然入境江夏,以免遭到殺身之禍,他最終選擇在柴桑棄船上岸,走陸路前往長沙,再透過巴丘渡江北上至襄陽。
十一月,魯肅終抵襄陽,一入城,便見里巷士庶,往來如雲,衣服整潔,人人皆面有喜色。
魯肅初時不解,一算日子才恍然大悟,原來明天就是冬至了,之前光顧著趕路,竟沒有覺察。
漢代雖無“冬日大如年”的說法,但冬至乃陰極陽生之起始,所以歷來有祭祖、敬老的傳統,堪稱漢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冬至前後,君子要安身靜體,官吏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一般至少會放假五日以上,假期之長,僅次於正旦。
因此冬至前的這段日子,劉景變得格外忙碌,加緊處理積累的政務,以便能夠安心過節。
不過在聽說魯肅到來,劉景立刻放下手中之事,於便坐中親自接見魯肅,並招來諸葛亮、龐統、王粲、桓階等人作陪。
桓階乃是本月初被劉景從長沙調來襄陽,劉巴則繼續留守長沙,代劉景監管荊南四郡政事。
“子敬,近一年不見,別來無恙否?”劉景表現得十分熱情,一見面就與魯肅把臂言笑。
“有勞將軍掛心……”
魯肅心裡很是感動,他去年出使長沙時,劉景就對他極為熱情和看重,更是評價他:“胸懷大志,才兼文武,王佐之才也。”魯肅由此身價倍增,連一向輕視他的張昭亦不敢再輕辱之。
可惜隨著江東軍慘敗於江夏,他作為策劃人受到眾多指責,如今在江東已然是聲名狼藉。
諸葛亮、蔣琬、桓階等荊南舊臣,魯肅俱都認識,特別是諸葛亮,他回到江東後兩人私下還透過書信。至於龐統、王粲等後來加入者,魯肅就不認得了。
劉景拉著魯肅為他一一引見。
王粲自不必多做介紹,“出身顯赫,才冠當世,名重天下”十二個字足以概括其人。
龐統名聲不顯,但他能夠接替潘濬出任左司馬,成為劉景軍事方面,僅次於軍師諸葛亮的輔弼,在魯肅看來必非凡俗。
劉景和魯肅說起龐統,先是宜城之戰獻計奪城,全殲表軍,劉備、張允僅以身免。後隻身入襄陽,說服劉琮舉州歸降,毫不誇張的說,其一人可抵萬軍。
魯肅心中佩服龐統之餘,亦感到心酸,龐統初投奔劉景,即拜為左司馬,龐統亦不負所望,旬月之間獻良計,立奇功,有若張良遇高祖。再看看自己,投奔江東已有兩年,至今仍為府吏。
劉景邀魯肅就坐,出言問道:“不知子敬此來所為何事?”
魯肅收回心思,肅容道:“十月初孫討虜忽聞將軍北破劉表,全取江、漢,劉表,孫討虜殺父仇人也,弗與共天下;將軍,江東之盟友也,為孫討虜報父仇,孫討虜心中感激不盡,所以特命我前來襄陽,向將軍表示感謝,並祝賀將軍一統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