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守節(第2/2頁)
章節報錯
萬一龐德公認為他是亂世真龍,從而答應出山相助呢……
劉景又特意喊來諸葛亮、龐統二人,陪他一同去見龐德公。
劉景入主襄陽以來,要論最忙的人,非諸葛亮、龐統莫屬,二人每天處理公務,從早到晚,幾乎無片刻清閒,即便二人年輕體強,亦身心俱憊。
今日被劉景叫出,盪舟沔水,飽覽風光,俱都大感輕鬆。
龐德公家住在沔水中的魚梁洲,諸葛亮看著洲上熟悉的一草一木,心中不禁泛起陣陣漣漪。
諸葛亮少時旅居襄陽期間,這裡幾乎成了他最頻繁拜訪的地方,名義上是來看望二姐及姐夫龐山民,實際卻是為見龐德公。
毫不誇張的說,龐德公是對少年時期的諸葛亮影響最深的人。
舟船停靠於岸邊,劉景隨諸葛亮、龐統步行前往龐德公家。
龐德公不願食官祿,耕種以自給,家門前開墾著大片黍田,時值九月,黍子已經收割完畢。
龐德公家方宅十餘畝,草屋七八間,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好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劉瑍若是來此,就算要他拿長沙太守來換,他怕是也心甘情願。
龐德公只是無心仕途,並非孤高畫質傲之人,聞劉景來訪,立即帶著諸子大開柴門相迎。
劉景見龐德公朝自己行禮,急忙上前止之,口中道:“公,長者也,何敢勞煩長者出迎。”
龐德公峨冠單衣,鬍鬚精美,雖已五十多歲,但因為長年下地勞作,身體十分硬朗,只聽他道:“我雖年長,卻是民,將軍雖年少,卻是君。禮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我身為民,若不出迎拜君,才是失禮。”
劉景當即不再多言,就他肚子裡那點墨水,哪辯得過龐德公這等鑽研了一輩子學問的老儒。
這時諸葛亮、龐統適時站出,行子侄之禮,拜見龐德公。
龐德公笑著拉起二人,滿臉欣慰,諸葛亮、龐統少年時或外朗,或內潤,皆不同於凡俗,龐德公堅信二人日後必能成為國家棟梁,“臥龍”、“鳳雛”之譽,就是對他倆最大的期許。
如今諸葛亮、龐統年紀輕輕就受到劉景別特對待,任以股肱,參謀大事,可謂少年得志,龐德公又怎能不為二人感到高興。
龐德公無慾無求,一心隱居,所以劉景沒有像先前招攬趙戩那樣,直接開口邀請,而是大談漢室傾頹,天下疾苦,最後才隱晦地道:“龐公德行高廣,才周當世,怎能保全一身,而棄天下於不顧?”
龐德公搖頭道:“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有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有所宿。人亦如此,天下非我所保也。”
見劉景還要再勸,龐德公手指諸葛亮、龐統,對劉景道:“我已年老,不堪驅使,孔明、士元俱得我所學,將軍有他們相助足矣,何必執著於老朽?”
龐德公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景自然沒法再勸,只好放棄,不久即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