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罵(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琮繼而又對別駕劉先道:“別駕可持我印綬,與龐士元南迎安遠將軍,以示誠意。”
劉先是荊南零陵郡人,別駕又是“半刺史”,由他代表劉琮面前劉景,最適合不過。
“諾。”劉先欣然領命。
安排完事情,劉琮隨即結束了會議,群臣相繼告退,只有外兄張允留了下來,他也是唯一一個事前就知道劉琮決定的人。
卻說劉備被劉琮排除在外,渾然不知劉景軍使者到來,若非有人私下通風報信給他,他還矇在鼓裡。
“豎子!”劉備對此自然是又驚又怒,昨天劉表才託孤於他,今天劉琮就翻臉不認人了?
劉備恨不得立刻前往州部,當面質問劉琮,不過理智最終還是壓倒了衝動,但他也不願乾等,發動所有關係網打探訊息。
劉備乃天下英傑,為人寬宏,禮賢下士,甚得人心,州中願為他通風報信者不在少數,甚至就在會議結束不久,就收到了劉琮決定舉荊州而降的訊息。
這次劉備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帶著關羽、張飛、趙雲等十餘騎,火速趕往州部。
一路快馬加鞭,抵達州部門前,守門亭長看著氣勢洶洶的劉備一行人,直駭得兩股戰戰,奈何職責所在,不得不硬著頭皮出面阻攔,不然事後必被治罪。
劉備哪有心情和守門亭長廢話,揚聲喝道:“讓開!”
守門亭長正猶豫間,忽然看到劉備身後的關羽、張飛按刀怒視,守門亭長不由暗暗吞了吞口水,頗為識趣的讓開了道路。
劉備馬不停蹄,直入州部。
州部乃是一州中樞要地,劉備十餘人毫無顧忌,縱馬馳騁於內,引得州吏紛紛駐足觀望。
劉琦自知自己投降的決定肯定會引來劉備的不滿,因此早有防備,不但躲回官舍,更讓外兄張允調來數百精銳長矛、弩士,拱衛左右,以確保安全。
劉備來到官舍外,見有重兵把守,哪還不知是針對他。
劉備深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頭怒火,翻身下馬,步行至官舍門前,護衛首領乃是張允的麾下部將,劉備正好與其認識,道:“煩請足下進去通知劉荊州,就說劉備前來求見。”
“請左將軍稍等,在下這就進去通報。”護衛首領十分痛快的答應下來,反身走入官舍。
劉備站在官舍外,左等右等,卻遲遲不見對方歸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備臉色也越來越難看,意識到繼續等下去,也不過是浪費時間,一直極力壓制的怒火,騰地一下爆發了。
“劉仲玉!為何不敢見我?!”劉備目光如炬,縱聲大吼。
“‘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劉仲玉,你父、兄皆因劉景而死,你不僅不思為父、兄報仇,反而欲向仇人卑躬屈膝,搖尾乞降,如此行徑,你難道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劉備心裡猶不解氣,繼續大罵道:“劉鎮南何等英雄,竟然生出你這樣的兒子,犢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