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大雨(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年江陵的梅雨季來得稍有些晚,直到五月中旬,才開始陸續下雨,且雨勢一直不大。然而進入六月,江陵的天彷彿塌了一般,暴雨傾盆而下,數日不止。
突如其來的大雨,迫使劉景軍不得不暫時停止攻城。不過正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設,劉景倒也不至於怨天尤人,將士攻城多日,傷亡慘重,身心俱疲,趁機休養一番也好。
江陵守軍確實受惠於這場大雨,才得以有了喘息之機。
與劉景軍城頭血戰十餘日,傷亡固然驚人,但這還不是最讓蔡瑁擔心的。
最讓他擔心的是,南賊圍困江陵已有近三個月之久,持續的圍困,令城中疾疫滋生,初時僅在百姓間傳播,近來士眾亦紛紛染疫,洩下流腫,凋傷無數,如今城中堪戰之兵,僅剩五千人。
若非這場及時的大雨,恐怕不用十天半月,江陵便會失守。
蔡瑁現在只能祈禱這場雨,能夠下得久一些,最好一直下到襄陽的援兵趕來為止。
…………
六月,交趾,龍編。
前年張津率軍北上謀取零、桂,不想偷雞不成蝕把米,泉陵一役,一敗塗地,萬餘大軍最後只逃回兩三千人,就連自己治下的鬱林郡,也被劉景搶奪走。
更要命的是,交州各地的夷僚、豪傑聽說他戰敗的訊息,頓失敬畏之心,競相發起叛亂,交州一時間內外交困,風雨飄搖。
張津並非無能之人,他乃南陽名士,曾是大將軍何進及袁紹的幕賓,當初和劉表一樣,都是單身赴任,成為一方諸侯,由此可知其心智手腕。
因此張津回到龍編後,立刻向士燮誠懇道歉,請後者助他安定人心,接著又派區景、錢博鎮壓叛亂的夷僚、豪傑,只花了數月時間,就重新穩固了統治。
之後張津對劉景任命的鬱林太守王彊視而不見,一心招撫夷越、流民,治軍理政。
張津表面上對北方不聞不問,其實心裡常有復仇之念,無奈劉景大勢已成,僅憑他一己之力,絕非對方敵手,唯有暫時蟄伏,以待時機。
劉景為人野心勃勃,日後必定北上與劉表爭奪荊州,屆時他就有機會一雪前恥了。
五月時,有傳言劉景不久前聯合江東孫權,北上攻打劉表。
張津聞訊大喜,當即派遣親信前往北方查探事情真偽,六月初親信歸來,證實傳言為真。
張津再按耐不住,急招士燮、區景等文武商討。
士燮今日休沐在家,大置酒會,宴請賓朋,受邀者一部分是交趾本地名流,另一部分則是避亂交州的北方名士,如許靖、袁徽、桓邵、鄧羲等。
許靖字文休,汝南平輿人,大名鼎鼎的月旦評創始者,以品評人物著稱於世,其名望雖不及從弟許邵許子將,亦有重名於天下。當年韓馥、劉岱、孔伷、張邈等關東諸侯,皆為其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