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的解釋也算合情合理,但劉蟠實在太瞭解自己的族弟了,一個心懷大志的人,會無故將自己“流放”到偏遠的酃縣?反正劉蟠死也不信。

“仲達,你神智天授,機鑑先識,過往預言無不應驗,我活了三十多年,也曾入朝為官,天下才俊所見不知凡幾,卻從未見過能與你比肩的人。”

劉蟠隨後問出憋在心裡已久的問題:“仲達,你實話告訴我,你是不是不看好府君?”

劉景這次不再顧左右而言他,頷首道:“是,府君必敗。”

劉蟠忍不住說道:“仲達,你若能留下來輔佐府君……”

“我為什麼要留下來輔佐他?”劉景直接出言打斷劉蟠的話。

劉蟠怔怔的看著劉景,這還是他首次見到劉景的另一面,野心勃勃,鋒芒畢露……

或者說,這才是真實的他?只是之前一直隱藏在謙恭的外表下。

劉景目光如炬,直視劉蟠,一字一句道:“從兄,我等為劉氏宗子,當心懷盪滌天下,復興漢室之志,豈能久居人下,受人驅使?”

劉蟠頓時陷入沉默,劉景是從什麼時候起有了這種志向的?

劉蟠仔細想了想,前年他執意要去市井為吏便已有跡可循,因為當時在幾乎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他仍然不改初衷。

結果他在市井期間,廣施恩典、樹立威信、收攬豪俠、聚攏財貨、建造船隊、募養營兵……崛起之勢,令張羨、桓階隱隱感到不安,不得不將他調離市井。

這一刻,劉蟠心中真不知該喜還是該憂,劉景之志,既有可能令家族興旺發達,也有可能讓家族萬劫不復。

劉蟠如今代其父劉邕處理族中大小事務,和族長無異,不能不慎之又慎。

然而想想劉景一直以來的表現,絕對稱得上計慮如神,既然他一心要去酃縣,必定有自己的打算,劉蟠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臨湘為他遮風擋雨,心中百轉千回,盡數化為一句:“仲達,勉之……”

劉景從吏捨出來,離開前最後回頭看了一眼劉蟠,心頭暗暗一嘆,劉蟠家世、名聲、才能樣樣俱全,未必遜色桓階多少,可他卻沒能在史書上留下隻言片語,除了因病早逝,最大的可能是隨著張羨一同埋葬於臨湘。

劉景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才和他說了這麼多,可現在看來效果似乎不太理想。

所幸還有時間,還有……

返家途中,不斷有熟悉或不熟悉的郡吏向他施禮恭賀,無論身份高低,劉景皆一一回禮。

回到吏舍,發現門外站著七八人,除了劉亮、於徵二人外,其餘多是市井舊部,見到他歸來,眾人齊齊拜道:“恭喜劉君、賀喜劉君,得舉孝廉,出為縣宰……”

劉景忍不住笑道:“你們訊息倒是夠靈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