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反之亦然,現代人都知道,帶菌唾液會導致傷口感染。因此劉景下令醫者及外來之人,皆需佩戴絹布口罩,並且每日都要清洗。

劉景戴上絹布口罩,走入一間安置傷者的堂中,此堂面積頗廣,左右各列有十餘張床榻。這裡的人多是身負輕傷者,重傷的人則會安置於堂後的寢室內。

“劉君……”

劉景的到來,令堂內傷者神情激動,幾乎都離榻而起。

劉景面有不豫的對眾人道“我之前曾言‘醫所不拘俗禮。’諸君難道都忘記了嗎?”

一名傷者回道“我等自然未忘劉君之言。然我等僅僅只是負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傷,無礙起臥,劉君寬恤小人,我等卻不能不知尊卑,否則心中何安?”

能夠說出這番話的自然不是普通士卒,此人乃龍丘劉氏子弟,按照輩分算是劉景的族侄,名叫劉羨,目前在劉亮麾下擔任屯將一職。

劉景肅容道“諸君身為軍吏,當知法度,今日我便正式立下軍規‘醫所不得妄自行禮,初犯者告誡,再犯者笞之。’”

劉羨等傷者不禁面面相覷,半晌抱拳應“諾”。

劉景這才展顏笑道“諸君速回床榻,不然休怪軍法無情。”

劉羨等人聞言,皆老老實實躺回榻上,劉景乃是仁義君子,素來待下以寬,但如果就此認為他無威嚴,那就大錯特錯了。

劉景治軍極嚴,以法御下,條令多到將士稍有不慎,就會觸犯到軍法的地步。就如同這次,醫所行禮與否,都要立法。軍中千奇百怪的法令,是將士們平日私底下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劉景與每個傷者都會說上一兩句話,儘量做到不忽視一人。

在此期間,身為醫者之首的醫掾始終寸步不離的陪伴在側,劉景對他道“足下這裡若是藥材將盡,當儘快告知軍市掾。”

醫掾瞥了一眼身高僅五尺餘,頭大如斗的陶觀,勉強點頭。

陶觀視若無睹,這樣的眼神他見過太多了,早已見怪不怪。開口道“庫中儲存的藥材甚多,醫所但有所需,只管開口。”

陶觀說話底氣這麼足,自然是有原因的,劉景幾年前就開始有意識的儲存各種藥材了,其中衡山是最主要的來源,單日磾每年都會為劉景送來海量的藥材。

當然了,單日磾也不是白送,劉景每次都會回以銅鐵、布匹、鹽米、陶器……總之雙方互通有無,各取所需,誰也不吃虧。

從堂中出來,劉景接下來又走訪了幾處,才離開醫所。至於傳染病人居處的菴廬,劉景沒敢去,因為他對絹佈防治病毒的效果,實在缺乏信心。萬一不小心染上癘疾,那就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