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說客(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要不要招降劉景,荊州軍的兩位主帥發生了嚴重分歧。
蒯越力主招降,以他目前得到的情報來看,劉景的實力近年來急劇膨脹,已經不弱於張羨多少。除非劉表大幅增兵,不然的話,以荊州軍目前的兵力,恐怕又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相比之下,招降劉景,無疑是統一荊南代價最的辦法,哪怕給予其高官厚祿也十分划算。
蔡瑁堅決反對招降劉景,去年那一仗,他慘敗在劉景之手,非但兵船折損近半,宗族昆弟也死了六人,心中一直深以為恥。
招降劉景,將置他於何地?屆時他必會為襄陽士民所嘲笑,唯有殺死劉景,他才能重新建立威信、才能告慰族中兄弟……
劉景必須死!這就是蔡瑁心底唯一的想法。
然而隨著劉表的命令下達,兩饒爭執結束了。
蔡瑁心中氣急,偏偏發作不得,只能拂袖而去,以示不滿。
蒯越無視蔡瑁的無禮,立刻寫了一封書信,連同劉表的信箋一同交給賴恭,令其即刻南下。
賴恭當即收拾行裝,乘船前往酃縣。經過去年的那場大戰,荊州水軍可謂元氣大傷,只能龜縮於臨湘方寸之間,時至今日,也沒有完全恢復元氣,臨湘以南,徹底成為了劉景水軍的下。
賴恭船隻才出臨湘百里,就遇到了劉景水軍的斥候赤馬舟。
為避免引起誤會,從而遭到對方攻擊,賴恭急忙明此行意圖,之後有了赤馬舟在前為引導,一路總算是平安無事。
船隻越向南行,逃難的百姓就越多,舉家乃至舉族,向南遷徙,看得賴恭心中嘆息不已。
他實在不希望這樣的場面,也在家鄉零陵上演一遍。
劉景如今乃是荊南唯一可以對抗荊州軍的勢力,零陵、桂陽二郡都在觀望,只要能夠服劉景,荊南頃刻間便會重歸太平。
對於此行,賴恭心裡還是比較樂觀的,劉表為了招降劉景,不惜拿出章陵付之,可謂是誠意十足。需知劉景今年才二十二歲,從古至今,二十出頭能夠成為一郡太守者,堪稱鳳毛麟角。
至於劉景現在頭上頂著的零陵太守頭銜,賴恭根本沒當回事。張羨自己也只是長沙太守,有什麼資格任命他人為太守?
在荊州,只有荊州牧劉表,才有任免太守的資格。
就在賴恭滿懷信心南下之際,劉景為全力備戰荊州軍,將駐紮在外面的諸將全部調回酃縣。
其中諸將兵力以族兄劉修最強,他過去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馬,還兼管著吳巨舊部九百餘人,加上一年來又在昭陵、連道招募了一些,如今麾下兵力一舉突破兩千人大關。
其次是劉亮,他的駐地乃是較為安定富足的茶陵、攸縣、容陵三縣,是以兵力擴充至一千六百人。
接下來是蔡升,他的駐地醴陵靠近臨湘,因疵到劉景的授意,兵力擴充至一千三百餘人。馬周鎮守安城,內防豪強,外御豫章賊,兵力亦達一千兩百人。
劉宗、韓廣二人部曲也各有千餘人。
加上嚴肅手中的酃縣縣兵七百人,劉景麾下步卒總計達到了九千餘人。固然不及荊州軍的三分之一,用來守城卻綽綽有餘。
另外褚方歸來,其原來部曲目前在劉亮手中,劉亮過去曾為褚方侍從,深受其恩,本欲歸還其部曲,劉景卻出面制止了,而將劉修兼管的吳巨部交給褚方。
對此,褚方並沒有表現出不滿之情,欣然接受了。
當初他為報張羨昔日恩惠,執意北上,雖然有著十足的理由,但終究是有負劉景,因此不管劉景做什麼,褚方都毫無怨言。
接到賴恭前來酃縣的訊息,劉景第一時間通知了嫂子賴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