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求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過去孫堅為長沙太守時,他為零陵太守,由於孫堅乃是多質少文的武夫,不守國家法令,動輒將兵跨郡,張羨內心惡之。後來孫堅北上討伐董卓,令部下蘇代領長沙太守,結果還不到一年,就被張羨聯合長沙大族所滅。
當然了,這些都是陳年老賬,隨著孫堅的死,早已煙消雲散。張羨沒有考慮多久便同意了。
周圍與荊南地區接壤的勢力,還有交州,不過張羨無意向交州刺史張津求助,雖然兩人都是南陽人,既是同鄉,又是同姓。
兩年前,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交州刺史朱符為當地夷賊所殺,朝廷以張津為新任交州刺史,當時他途經長沙時,張羨非常熱情的招待了他。
至於不向張津求助的原因,是怕驅狼逐虎的計策沒成功,反倒引狼入室,交州緊臨零陵、桂陽二郡,招他北上,二郡必失。
…………
褚方坐在城牆下的塾室,一邊喝著肉羹,一邊啃著糗糒,糗糒即乾糧。糗糒主要以米、麥為原料,煮熟後再舂磨成粉,製成餅狀物,乃軍中必備之物,一般作為情況緊急時的軍需食物。
由於臨湘被圍半年,城中糧食漸漸緊張,他吃的糗糒裡面摻雜了大量的麥、豆等粗糲之食。
不過他到底還有肉湯可喝,普通士卒連菜湯都快喝不上了。
褚方身量一般,食量卻極為驚人,食案前整整一盤的糗糒,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不久之後,就部送進了肚中,最後他端起陶碗,將肉羹一飲而盡。
酒足飯飽後,褚方戴上兜鍪,走出塾室,重新回到城牆上。
“都尉……”
“都尉……”
士卒見到褚方,無不正容肅拜。
去年秋冬之際,臨湘士卒在他的帶領下,無數次打退荊州軍的進攻,令荊州軍蒙受了巨大損失,不得不做出改變,放棄攻城,轉而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
能夠帶領士卒一次次取得勝利的人,又豈能不得軍心?
褚方來到城牆邊,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一片荒涼之景。
“唉……”
荊州軍圍而不攻,對臨湘來說並非壞事,可褚方是一個壓抑了整整八年的人,他渴望征戰沙場、渴望建功立業,像現在這樣無所事事的日子,實非他所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