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開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管這支艦隊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反正是來者不善就對了。敵人艦隊實力不俗,又是順流而下,可謂頗佔優勢。相反,己方則是逆水行舟,不免吃虧。
不過即使身處劣勢之中,且限於地形,兵船數量也佔不到便宜,但蔡中內心仍然信心十足,這是屢戰屢勝後養成的絕對自信。他可不認為敵人能夠擊敗他。
見敵人艦隊展開隊形,逐漸逼迫而來,蔡中扭頭對身邊的持旗吏下令道:“展旗雷鼓,大小戰船,以次迎敵。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不得易後、後不得易前。違令者——斬。”
“諾。”持旗吏領命,向樓船上方的鼓手揮舞手中旗幟,袒胸露臂的鼓手旋即敲響大鼓。
“咚……”
“咚、咚、咚……”
伴隨著雷鳴般的鼓聲,荊州水軍由行軍模式轉為戰鬥模式。
其實水戰說白了,比的就是誰的船更大、誰的人更多,因此蔡中陣型以樓船大艦居於中央,艨艟、鬥艦等中船拱衛於四周,走舸等小船處在最外圍。這也是重要程度的排序。樓船乃是艦隊核心,艨艟、鬥艦等中船則是中堅力量,走舸等小船無疑便是炮灰。
而劉宗率領的艦隊並無樓船,加之擁有秘密武器拍竿,是以輕舸小船在前開路,艨艟、鬥艦緊隨其後,順流蓋江而進。
雙方小船很快就進入到彼此的射程內,一時間,弓弩響聲不絕,雙方你來我往,箭矢叢飛。
不管是哪一方,小船上的弓弩手都缺少必要的鎧甲防護,又因船小舷低,沒有遮擋,血肉之軀,又如何能夠抵擋鋼鐵箭簇?
然而小船上的弓弩手處境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棹卒,他們在控制棹櫓時,很難集中精神躲避箭矢的攻擊,所以傷亡遠超弓弩手。
雙方各駕輕舸,手持弓弩,縱橫於江心,殺得不可開交,開戰沒過多久,水面上就佈滿了雙方士卒的屍體,有些人只是負傷,尚未死去,在江中徒勞掙扎著。
然而大戰之時,危機重重,即便是袍澤,一時也無暇施以援手。這些人,九成九都會死去。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輕舸小船隻是戰場上的炮灰,就算殺得再慘烈,也是無關大局,真正能夠決定一場水戰勝負的,是以艨艟、鬥艦為主的中大型戰艦。
當雙方的艨艟、鬥艦進入一箭之地,小船基本就算是完成使命了。沒辦法,它們面對艨艟、鬥艦等中大型戰艦,幾乎毫無還手之力,除了發起自殺式襲擊外,對戰局幫助有限。這時,它們可以選擇尾隨己方大艦行動,也可以選擇退往戰場邊緣地帶。
艨艟、鬥艦之上可載數十戰士,聚在一處,弓弩齊射,威力絕非小船散兵遊勇可比,霎時箭矢如同暴雨一般傾瀉而出。若是缺乏防護的輕舸小船仍停留於戰場中央,瞬間就會被消滅殆盡。
三艘艨艟,呈“品”字形,處於劉宗艦隊的最前端,以為鋒鏑。艨艟又名蒙衝,劉熙的《釋名·釋船》載曰:“外狹而長曰蒙衝,以衝突敵船也。”
另外人們常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以更大化發揮艨艟“衝突敵船”的特點。
眼下三艘艨艟,便是如此,而負責指揮三艦者,便是劉宗麾下頭號大將陳進,其身長八尺,體軀雄壯,身被重衣雙鎧,手持長刀大楯,昂揚立於船首,視亂叢飛下的箭矢如無物。
這種身先士卒,不避矢石的行為,最是能夠鼓舞士氣。百镀一下“舉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