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韜光養晦(第1/2頁)
章節報錯
陽虎整合好隊伍,次日才不慌不忙前往費邑。
消化了俘虜後,實力大漲,連同叔孫輒計程車卒,總計萬餘人,這讓陽虎再次產生了解決蒙荻的念頭。
蒙荻攻打費邑,一定是圍而攻之,面對身後突然出現的公山不狃,不知會是什麼表情。
陽虎暗暗好笑,跟自己玩手段,還嫩了點。
自己若滅了蒙荻,強佔費邑,必然會激起三桓劇烈反擊,國人也會群起反對,眼下自己基礎未穩,並非上策。
但若幫助蒙荻取了費邑,又有養虎為患的擔憂,此人不像季寤之流容易掌握,弄不好就是另一個公山不狃,傭兵自重。
思慮再三,還是決定設法消耗蒙荻實力,到時候派心腹坐鎮,讓他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兩邑大夫。
意外的是,一直到了費邑附近,仍未看到有軍隊交鋒的痕跡,莫非蒙氏並未前來?陽虎納悶起來。
城樓上遙遙傳來一聲:“陽子得償所願,可喜可賀!”
陽虎一愣,定睛望去,隱約有些眼熟,驅車近前仔細一看,不錯,確實是蒙荻,陽虎難以置信。
“蒙子……”
“陽子可是來我費邑做客?”
“哦,不。”陽虎心念電轉,轉瞬間便調整好情緒,笑道:“蒙子所為當真令人驚歎,陽虎佩服。”
然後臉色一正,又說道:“三桓有所異動,不得不馬上返回,蒙子可別忘了你我之間的約定。”
兩人相視,不約而同大笑起來,心中都明白此時誰奈何不了對方,保持表面上的盟友關係更為明智。
吃驚的不僅僅是陽虎,三桓和魯侯一樣無法相信,仲孫何忌隱隱覺得事情並非如自己所預料的,但除去了公山不狃終歸值得高興。
由於蒙荻嚴密封鎖訊息,因此無人知曉奪取費邑的具體經過。
接下來要韜光養晦一段時間了,要讓魯人有一個習慣的過程,同時也避免過早介入陽虎和三桓的爭鬥。
孔丘終究沒來蒙邑,被舉薦為中都宰,子路不顧挽留,前去侍奉,對此蒙荻也很是無奈。
算算時間,已到年底,對蒙邑來說,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蒙氏祭祖。
祭祀的時間一般在春秋兩季,但蒙荻初得蒙邑,可以按特例處理。
魯國重禮,祭祀是一件極為重要的大事,“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
此時的祭祀制度已經非常完善,不僅僅是人與神的溝通,同時又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什麼身份的人能進行哪種祭祀,在周禮中都有相當嚴格的規定。
比如,祭天是周天子的專利,天子還同時祭天下名山大川;而諸侯則祭境內的名山大川;卿大夫則只能祭五祀,即門、戶、井、灶等;到了一般庶民那裡,就只能祭祀自己祖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