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請賈先生和郭嘉過來。”

張墨命人去請賈詡和郭嘉來議事。

約莫一頓飯的工夫,賈詡和郭嘉兩人行色匆匆的過來。

“現在我最怕涼州有變。”

張墨有些鬱悶的對賈詡說道,他很想派賈詡去涼州穩定局面,但是賈詡一走,坐鎮長安城的人選一時間又找不到。

“涼州韓遂是一個不安分的人。”

賈詡也是眉頭大皺,如今袁紹和張墨的大戰在即,涼州要是參和進來的話,張墨就有些四面皆敵的感覺了。

“關中涼州需要一位沉穩智慧之人方可鎮住。”

賈詡微嘆一聲,他知道張墨想讓他去,但是他一走,這長安城又缺了一個主心骨。

“明公可向荀令公要人。”

郭嘉在一旁提議道。

“也是,去請荀令公來此議事。”

張墨立即下令命左右去請荀彧。

約莫半個時辰,荀彧才姍姍來遲。

現如今的荀彧掌握著尚書檯,劉協的所有詔書都出自他手,權柄在手,整個人的氣度也變得不一樣起來。

張墨把涼州的事情和荀彧說了,同時也把他的想法告訴荀彧。

“鍾繇,現為尚書僕射,由他坐鎮涼州較為妥當。”

荀彧思索了一會兒後,推薦道。

“好,就由他兼任涼州刺史,且持節,督促涼州和關中等地。”

張墨立即就拍板決定了。

“關中的鹽政可以由誰出任?”

鹽鐵是財政收入的大頭,既然關中地方有人節制,那鹽政的收入也可以收取回來,張墨也是增加一些收入。

“衛覬可以擔負此事。”

荀彧在腦中略一過濾,便報出了一個名字。

“善。”

張墨立即應道,他相信荀彧的判斷。

“文若回去草擬一份詔書,表孫策為討逆將軍,吳侯,另讓漁陽太守鮮于輔都督幽州六郡。”

張墨這兩手一是安撫孫策,二是給袁紹的後方弄點不自在。

“報,劉表使者韓嵩已到城外。”

有親隨在門外喊道。

“諸位隨我一起去接接他吧。”

張墨起身說道。

“劉表不動,我們才有勝算。”

賈詡也齊聲附和道,荊州劉表手握帶甲之士十萬之眾,要是他也和袁紹聯合起來,張墨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