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憑還沒起身,坐在張墨右邊的御史大夫楊彪起身說道:“現如今天下紛亂,百姓苦於諸侯之爭,如儘快掃平天下,則可使百姓早日脫離苦海。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錢財糧草支援,你們這些讀書人既然不能身披鎧甲,手持兵器,去為朝廷蕩平天下,又想廢除朝廷的經濟來源,擾亂軍費收入,損害朝廷的軍事戰略,沒有心懷天下黎明百姓,這在道義上是不妥的。”

聽完楊彪的話,那名出頭的太學生憋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張墨有些訝異的看了一眼楊彪。

“楊彪是弘農楊氏子弟,比肩袁氏,祖上三代都是太尉,同蔡邕等人一起著述《東觀漢記》。”

張憑立即遞給張墨一份簡介,上面寫了楊彪的基本情況。

看完楊彪的基本情況後,張墨眉頭微跳,這身形魁梧,看著正氣凜然的老頭子竟然擁有如此底蘊,而且先前一直沒有露頭。

“得關注一下了。”

張墨在心裡暗自留意了一番,楊彪出身名門大姓,但如此低調,絕對不是害怕,而是有所圖謀。

文人這邊暫時沉默下去,商賈們卻有些坐不住了,首先起來說話的是蘇雙,北方的販馬大戶。

“小民遍觀將軍的會議紀要,其中商賈篇中,有寫‘開放錢莊,方便商賈交易’,小民愚鈍,想請教將軍,為何錢莊可以方便商賈交易?”

“現如今各地因為戰爭而交通閉塞,商賈之間交易,依賴實物亦或者黃金,十分不便。”

這個時候,張墨便開始解說了,本來這也是他提出的創意,張憑雖然知曉,但是說的沒有他透徹。

“確實如此,每次交易,買方需要準備大批黃金或者等同的布帛,賣方在交易完以後,則會帶著一大批的黃金和布帛回去,不方便也不安全。”

一眾商賈紛紛點頭附和道。

“所以我想以朝廷的信譽,在各地開設錢莊,只要你在錢莊裡存入黃金,便可以在朝廷開設的任意一家錢莊裡兌付你存入的黃金。”

張墨解釋他的錢莊和通兌想法。

“如此甚好,不過小民有一疑惑,存黃金後是否有憑證,取黃金是否需要本人親自去取?”蘇雙提出了他的疑問。

“存黃金後會有憑證,而且會填入存款人的身份資訊,只能由存款人本人領取,我稱之為錢票。”張墨剛說完一段,蘇雙等人便眉頭大皺。

“諸位稍安勿躁,錢莊還有一種票據,為‘承兌匯票’,此類票可以解決各位交易的問題。”

張墨提高了聲音,立即壓制了在場商賈的躁動。

“承兌匯票就是在你們交易時,首先簽訂交易合同,再由付款的一方簽發承兌匯票,一式三份,錢莊留一份,付款一方一份,收款一方也有一份,承兌匯票上會註明時間,兌付最長為半年,此類票據可以背書轉讓。”

張墨繼續解說道,一眾商賈聽得是心神嚮往,一個個坐立不安。

“如此甚好!”

甄宓拍手叫好道,眾商賈瞥了她一眼後,當即一起鼓掌叫好,會場裡也變得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