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呆了兩天,張墨便開始忙碌起來,不斷的有人來訪,同時繁重的公務也是隨之而來。

第三日,張憑帶著一份名單來找張墨,這是參加經濟司成立的參會人員名單。

這名單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儒家代表,排第一個的是鄭玄。

“這鄭玄先前就拒絕董卓的招攬,門生超過千人,乃是當世巨儒,師從馬融,而太傅馬日磾則是馬融的族孫,此次也是他推選鄭玄領頭儒生參與經濟司的會議。”

張憑見張墨的目光停留在鄭玄上,當即在一旁解說道。

“除去儒學,他還會什麼?”

聽到鄭玄是儒學大師,張墨的眉頭就皺起來,想到了先前差點被王允整死的蔡邕,書生氣十足,沒有大能耐,還特別能作死。

“他還擅長推演算數,對曆法也頗有研究,主公萬不可怠慢他呀,若有他相助,天下儒生十之八九將會歸心。”

張憑也看到張墨皺眉,立即勸說道,他明白鄭玄在儒生中的影響力,生怕張墨脾氣上來,對鄭玄不太尊敬,被儒生知道了,那就是捅了馬蜂窩了。

“嗯,我有分寸的。”

張墨繼續看下去,儒者之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官員,因為許多官員本就是經傳世家,比如袁紹家就是如此,如果不是董卓把留在洛陽城裡的袁紹家人都砍了,估計這會兒名單上還有袁紹家人。

大致的掃了一眼後,張墨便看到商賈的代表,這裡面有四個人的名字是張墨熟悉的,分別是衛茲、蘇雙、甄宓和金良。

除去商賈之外,還有農人和住在城區的百姓,張墨饒有興致的看了一會兒,這才放下名單。

“經濟司會議用圓席,圍坐一起,另命御史大夫一同參會,設立書記員記錄會議的內容。”

張墨對張憑說道。

“諾。”張憑欲言又止道。

“還有事?”張墨看到張憑的模樣,好奇的問道。

“有件事,陛下託小黃門和我說想要參加經濟司的會議。”

張憑硬著頭皮說道。

“要來就來,但是不搞特殊化。”張墨不以為意道。

“諾。”張憑高聲應道。

經濟司的這場會議,出乎張墨的意料,博得了全長安城人的關注,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全都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