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接連兩次的「神蹟」,早已經傳遍了白山國這一路大軍上下,極大的提升鼓舞了自己一方計程車氣。

瑾瑜更是直接調侃道:「攝政大人,你就順從民意,再來一次那個「神罰」吧!這一路過去聖山,我看究竟還有多少人膽敢擋在你的面前!」

這裡畢竟不是帳蓬之類的場所,有人多口雜的隱憂。

包丁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四下看了看,自然不好細說。

他轉頭看向阿拉坦王,說道:「國主,要不要問一問對方究竟還打不打?畢竟馬上就要入夜了。」

乾玥大陸之上,少數精銳摸黑偷營的不算,真正夜戰的記載也是比較罕見的。

夜戰的能見度低,金鼓旗號的指揮體系運轉不靈。

又譬如說突如其來的雨、雪、風暴等等天氣。

甚至雙方的裝備、士氣、對取勝的渴望,也都對會戰果產生很大的無法確定影響。

史書上記載的少數幾次夜戰,雖然都堪稱經典,卻並不是範例,就是因為夜戰的不可預測因素太多了,甚至一兩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都可以改變甚至決定戰爭的勝負。

阿拉坦王自然知道包丁這個問題的真正用意。

他控著高頭大馬來到陣前,向著對面喊了一句:「來戰!」

非常言簡意賅的邀戰!

幾個大嗓門的親衛將白山國主的戰意透過怒吼傳遞了出去。

根本等不到對方回應,這幾聲嘹亮的「來戰」就像是激昂的戰鼓一般,引起了白山國陣前這十萬大軍的高聲呼應。

就連那些正在紮營的左營、右營士卒也紛紛停下了手中的活兒,加入進來。

「來戰」之聲,如驚濤駭浪一般,重重的拍向對面。

竟然讓那些旗軍的陣線出現了亂象,甚至還有旗軍已經被對方的氣勢所震懾,下意識的退後了小半步,引起了一小波的騷動!

這些騷動,像蕩起的漣漪一般,向四周擴散而去。

阿拉擔王緩緩的舉起自己的左手來,作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白山國一方的聲浪這才退潮一般消退下去。

阿拉坦王開口道:「如果不敢來戰,你我各自退後五里地,明日再戰!」

幾個大嗓門的親衛傳遞了白山國主的話,白山國一方聽了,發出了陣陣鬨笑聲來。

這種無情的嘲諷,居然被對方的統領默默的接受了。

只見圖騰旗軍後陣變前陣,緩緩的與白山國大軍拉開了距離,然後就近在幾座沙丘之上簡單的紮下營寨來。

隨後,在白山國大軍的側翼,出現了另一支大軍。

從那些相同的圖騰旗來看,這一路人馬多半是金帳汗國此次集結在漠南北部綠洲部落的大軍的剩餘部分了。

再從對方的旗幟來推斷,這一路人馬的規模估計也得有七八萬!

金帳汗國使了一個兵分兩路的小伎倆。

如果白山國大軍想著乘勝追擊,主動向圖騰旗軍發起攻勢的話,後來的這一路將會藉著夜色抄了白山國大軍的後路,直接再來一個前後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