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風走到萬絕谷邊,探身一看山谷,谷中並無一朵雲霧遮擋,卻是幽幽黑沉不見其底,谷中風聲四嘯,像有無聲鬼魂在嘶喊,當下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他思慮再三,還是忍不住用魂語向孤獨陽說道:“獨孤前輩,我雖誠心按你的安排來做,但這萬丈懸崖,裡邊亂風四作,如此險絕之地,若有失足就萬劫不復,我如何能夠下去?”

秦長風突覺手臂微涼,腦中就傳來獨孤陽粗獷的聲音:

“這懸崖壁之上,已被老夫鑿出無數階梯,你只需要尋到階梯,慢慢爬下去就可。剛開始只需要下到數十丈就能感應一些風氣,待修煉出幾分風行真力後,再爬到更深處感應更強的風氣修煉。”

秦長風按著獨孤陽指點,終於找到隱秘的階梯,當下手腳並用,靠著隱蔽的階梯,小心翼翼地慢慢向下爬去。

終於在崖下三十餘丈處尋了一處較平緩的地方。

此處的風明顯已強了起來,秦長風不敢再下,當下以斧鑿石,將容身之地開闢的更加開闊,才按獨孤陽所授,修煉起風行自在功來。

這風行自在功是以隱脈中的先天氣機,感應四方風氣之靈,繼而生出一股控制風氣的真力。

如果說正陽功是由內而外的功法不同,那麼風行自在功就是一門由外而內的功法。

獨孤陽業已傳授過一遍,他怕秦長風不明白,當下又以魂語講解起來,直到秦長風完全理解為止。

秦長風將那功法細細捋了一遍,只覺再無紕漏,就盤坐在開闢出容身山洞中,按獨孤陽所授的方法,一邊伸手感受那山間風氣,一邊修煉起來。

山風陣陣,向無所定。

秦長風修煉了一陣,慢慢感覺雙手的氣孔開啟了一般,一陣微弱的奇異感覺從雙手滑過。

體內隨即也生成一股特別的感覺,和風氣建立起絲絲縷縷的聯絡。

秦長風暗暗嘆道:氣本無色無味,好像不存在一般,但一動起來就成了風,這普通的風居然可以用來練功,世事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他感覺風氣湧來,竟似有靈氣一般,絲絲縷縷,只從雙手萬千毛孔鑽入體內來。

其實這是秦長風的錯覺,風中本無靈氣,但動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勢,這種勢與體內隱脈遙相交感,讓體內隨風之勢產生真力。

這方法就像船張起風帆,就能由風推動航行一般,唯一的不同就是秦長風能將這風力化為真力儲存到體內。

修煉風行自在功,更多憑得是一股感覺,若是強求可以解釋的理論,就只會成為鑽牛角尖的學究,卻不會成為真正的功法擁有者。

由著秦長風的感覺,我們姑且把這種風形成的能量稱為風氣之靈。

秦長風剛開始只覺風氣之靈若有若無,修煉一陣之後,就覺連綿不絕,最後風氣之靈湧來如萬千絲線佈滿整個手掌。

秦長風將掌中所感的風氣之靈導向手臂,風氣之靈如細流入川,慢慢前進,再由手臂經過後背隱脈,運至海底,行至雙足,再返回往上,經腹部再至胸間氣藏秘穴,也恰似一個周天執行一般。

風氣之靈繞過全身,秦長風只覺氣藏穴中有一點精純的真力存了下來,看來這就是風氣之靈形成的真力。

他心知這功法練得正確,確實對自己的實力有長進,當下最後一點懷疑也消失了,就放下心來感應風氣之靈,再生出真力,再重複引導迴圈至風藏穴中。

秦長風練得直至感覺周邊風力感應已不再明顯,又起身向谷下爬去,下了二十來丈,風力又強了一睦,他再練上一陣,直至沒了太多效果,再往爬去。

如此幾回,慢慢他已下到崖下兩百餘丈深度。

此處也不知是那裡來的風,風力已變得極強,並且風向無定,攀在崖間,即使身懷風行真力也遙遙欲墜,若再強行往下去爬,只怕就要被吹落崖底。

那此本有一塊突出的小巖面,但秦長風怕練功時風力突變就有巨險,於是用斧頭開闢出的一個可以完全容身的山洞來。

他坐在山洞之中,只將雙手伸出洞來,感應四方風氣繼續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