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曉閉目待死,卻聽一聲痛呼,那船槳只是未斬下,卻聽遠處傳來咚地一聲。

他心知有變,睜眼一看,只見般夫已倒在甲板上不住痛呼,他的手腕處插著幾根金針,金針細小柔弱,卻深深插入關節之處。

只聽遠處一人震喝道:“大膽賊子,敢在此害人。”

風曉勉力振起身子,依靠在船舷上往去,他腦中一陣陣眩暈襲來,眼中只是黑了又白,慢慢穩住心神,他才看清船後情形。

只見一人滿臉怒意,身如飛鶴,青衣飄飄,雙足踏浪如履平地而來

這人不但能在江上行走,而且速度其奇無比,頃刻之間,這青衣人已踏上船頭。

風曉努力鎮定心神看去,只見這人頭戴高冠,臉白長髯,身材高大,青衫如麻,赤腳草鞋,手中拿著一把羽扇,輕風徐來,衣衫飄飛,直如仙人一般。

青衣人在船頭站定,臉色陰沉喝道:“你這船伕,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戮害人命,落在我梅念笙手裡,你還想要活命嗎?”

那船伕見了來人本事,早嚇得魂飛膽喪,跪倒在地哀聲叫道:“求老神仙饒了小人性命,小人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兒,只因沒了生計,沒奈何才在這江中賺點本錢,沒想到還被老神仙遇上,求老神仙饒命,小人一定痛改前非。”

梅念笙臉顯猶豫之色,嘆了口氣說道:“天下眾生皆苦,不獨是你,豈可因一時生計,就要害人性命。上天有好生之德,念你家中老母幼兒,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自己跳下水去吧!”

風曉見那船伕奸滑,三言兩語就騙過梅念笙,就要揭穿般夫。卻不想那船伕反應更快,聞言之下,就一縱身就跳入江中沒了影,風曉見了也只好作罷。

梅念笙見船伕已去,又看向風琴二人,溫言問道:“兩位小友沒事吧?”

風曉和琴七都謝了梅念笙救命之恩,風曉雙臂右腿骨頭皆斷,只有躺在船上,對老人道:“我手腳都被那賊人打斷了,老神仙請恕我失禮。”

梅念笙上前察看,看後扼腕跺腳嘆道:“不想這賊人如此狠毒,竟廢了你的手足,就知就不該饒他,哎!也怪我一時心慈,下次見了,定不輕饒!”

說完又不住嘆氣,似心中深有懊悔。

風曉也不忍他自責過深,就想說兩句寬心的話,道:“老神仙……”

梅念笙突然打斷風曉的話,說道:“不要叫我老神仙,我不過修過一些道術,又懂得些岐黃之術,專會修身養性而已。我姓梅,名念笙,梅花的梅,一念笙簫的笙,我痴長兩位小友些年歲,兩位小友不嫌棄,就叫我梅老吧!”

說完,梅念笙又拿出一個青色玉瓶,倒出一顆紅色丹丸說道:“這是止痛藥,小友先服一粒,到了岸上,我再想法治你腿傷。”

風曉拿過丹丸,只聞見一陣芬香之氣,心知是好藥,就服下去,瞬時胸腹一陣暖意,臂手和腿上疼痛也減少許多,心中感嘆那藥見效其快,不由又對梅念笙多說了幾聲謝。

梅念笙溫言道:“謝什麼謝,舉手之勞,醫者心有仁心,這是我的本份而已,我們先過江去吧!”

說完,就拉起船錨,幸好船舷上還綁著一根竹竿,梅念笙用手輕輕一扯,那拇指粗的繩索就寸寸崩斷。他拿起竹竿輕點水中,船如離弦之箭,就向前飄去,又是平穩又是快速。

不一會,三人就到了對岸。

梅念笙抓起兩人一跳,就上岸來,他又將風曉小心地放躺在地上。

兩人又謝了兩句,梅念笙對著風曉說道:“這位小友身負重傷,我看那位小友也是身有舊傷未愈,我那居處就在前方不遠,不如兩位就到我那山中暫住養傷,老夫也略通醫術,也可為二位療治一番。”

琴七眼瞎,身有殘疾,本就行動不便。

此時風曉又斷了手腳,兩人本覺走投無路,聞聽此言,只好比天音降落,不由大喜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