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曉見河上沒橋,一時又沒有船渡河,也就勒馬停了下來。

河岸上風光甚好,淺灘竹林,相映成趣,風曉憂愁頓減,心道歇歇也好,就牽連著馬著琴七到了那河邊歇息。

風曉見乾糧已所剩無幾,他就脫了衣褲跳進河裡,經過未名湖幾番歷練,風曉的水性又進步了許多,加上又有胡末所贈金鱗護體,就是再冷的水裡他也承受得住。

不大功夫,他就抓了一尾五六斤重的草魚跳上岸來。

生火烤魚,對於風曉來說也算是輕車熟路。

風曉拿了尺劍,將魚開膛破肚,對中劈成兩半。

又砍了一根細竹,將兩片魚串在竹竿上,然後撿了些枯枝生了堆火,將魚架在上邊翻烤。

風曉一邊烤,一邊往上邊撒鹽,不一會就肉香四溢。

魚烤熟之後,風曉遞了半條魚給琴,自己拿著另一半大快朵頤起來。

琴七拿著竹竿,突然咦了一聲,風曉不明覺裡,抬頭看向琴七,只見琴七一邊慢條斯里地撕魚肉來吃,空洞的眼神望著遠方,一幅若有所思的樣子。

琴七突然說了一句:“奇竹生於野地,竟未有人識,用作烤魚叉竿,太過浪費,風曉,你吃飽了肚子,去砍幾根竹子來。”

風曉也不明覺裡,撕扯著吃了幾大塊魚肉,自覺飽足,就起身砍翻幾根竹子,去掉枝葉,拿回琴七身旁。

琴七拿過竹子摸索一陣,只挑了一根又細又綠的老竹,卻將其他幾根拋在一旁,又向風曉討了尺劍。

琴七用尺劍慢慢截出幾段,每段有兩尺長,然後說道:“我不傳你樂道,自有我的苦衷,你也不要怪我。但聲樂一道,皆從樂器而來,我現在就用這斑斕罄竹來為你展示樂器的製作方法,你有了老螃蟹那本《聲樂論》做基礎,應該也能得些體會。你看仔細了,我只動手,你也不必多問。”

風曉大喜,他雖常聽琴七吹笛弄簫,卻沒見過琴七製作樂器,他練習那御物大法,刻畫符陣也頗能得心應手,對於製造器物,卻總嫌不夠滿意,這下剛好可以看看琴七製作樂器的手法。

琴七雙手使不太上力,好在尺劍尖段鋒利,通節鑽孔也不太耗力。

只見琴七一舉一動,似慢動作展示一般,風曉凝神屏氣,只施展眼力緊盯著他的每一個動作,生怕遺漏掉每一個細節。

琴七動作雖慢,雙手卻是異常穩定,每一個動作,都似精確計算過一般,每一處下力,都似調動全身力氣一般。

琴七做來雖慢,但一動上手,就沒有絲毫停頓,不過一頓飯功夫,他已將長笛做好。

長笛做好,他就按著幾個孔位吹奏幾聲,接著將笛子交給風曉,並說道:“你自己動手,做支一模一樣的出來。”

風曉思慮一陣,就拿起一截竹子,反握尺劍用力,心中努力回想著琴七的動作,心道務必要做得一模一樣。

努力了一個時辰,風曉汗溼全身,終於將笛子做成,他心中有了兩分自豪,當下橫在唇邊胡吹兩聲,也能出聲,心中更是得意。

琴七拿過風曉做的竹笛,單手上下一摸,冷哼一聲,隨後手一拋,笛子就落下河水之中。

風曉只覺心勁從雲端猛地倒栽下去,只跌入無底深淵,心中失落,無與倫比。

他艱難地抬起頭來,只見琴七臉寒如霜,剛想討教兩句,只聽琴七冷冷說道:“重做!”

風曉努力調整心境,開始重新做起竹笛來,手下動作也是極慢,只想努力將琴七的動作復刻在自己手中。

這次直做了兩個時辰,天色全黑,才將笛子做成。

風曉又努力檢查幾遍,只覺毫無差錯,才將笛子交給琴七檢驗。

琴七細察半晌,只將笛子隨手一拋,隨即長嘆一聲說道:“如你不想製作,此事就此作罷,再也休提,是繼續還是作罷,你自己決定吧!”

風曉心中雖是失落,但聽了琴七話,心中也生出一股狠勁,也不答話,就拿過一根竹子,再行製作起來。

夜色如墨,風曉也不點火,只憑著夜眼細細用劍,他見琴七丟棄了竹笛只在一旁,不由暗暗撿來細加對照。

這次制來更慢,直到夜半時分,他才再製成一笛。

琴七檢查長笛,嘆道:“你只知仿其形,卻忘了聲樂皆從樂器而來的道理,你不解其真諦,萬難製出笛來。”

一番話,只說的風曉心中微微一亮,他思慮良久,又拿起一截竹子,又端詳良久,才開始動作。這次製作,動作已不拘泥於琴七的動作,但每做一步,他都反覆檢查,又自想其法,試探每步做成的效果。

這次製成一笛,天已快是微亮,晨曦微起,他心下忐忑不安地將笛子遞給琴七。

琴七檢索一陣,這次卻沒發表任何評語,只說了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