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趕路前行,一為修養馬力,二又忙於製作樂器,行去速度就慢了起來。

兩人走了兩三個月,才到開江城。

開江城背靠綿延大山,山流匯聚,到了此處,已成一條三四十丈寬的大河,即為潛龍江。

此處每隔兩三天,就有順流而下的客貨混裝船。

兩人棄車登船,沿江而下。

船行了十餘日,又見一條大江自南而來,兩江相接,只見江面有一線橫貫兩岸,正是兩江之水清濁不同之故。

聽船員說,那條江名為匯龍江,是從神秘莫測的拉瑪山而來,再往前去,潛龍江才真正稱為大江。

果然,過了此處,江面就寬了起來,窄處也是六七十丈,寬處竟有數百丈,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有一日,船上多人起了紅疹,高燒不斷,船上人心惶惶,以為出現了不可預知的傳染病,在一座小鎮靠岸補充飲水時,客人中十層倒是跑了九層,船員也是坐立難安,只有風曉兩人,還是悠閒如故,一點也沒有心慌的意思。

有船員見了奇怪,忍不住提醒他們一句,風曉卻笑著說道:“這是小病,雖人傳人,但我略施藥石,便能治癒。”

船員告訴了船長,船長自己也生了病,還是遮掩著支撐,聽了這話,也忍不住找上了風曉。看見風曉是個年輕人,他一時還不太相信,聽到琴七在一旁吹捧,我才求教風曉治法。

風曉寫了醫方,船長即命人上岸抓藥去了,藥抓回之後,大家吃了兩劑,燒也退了,紅疹也散了。

船長歡喜之餘,擺了宴席請風曉和琴七兩人。

他這船上,乘客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全船貨物,如不能如期送達,只怕他的招牌就要砸了。所以船長千恩萬綃,只拍著胸脯對風曉說道:“風曉兄弟,以後在這潛龍江上,有什麼事只管找我方岸雄,我必定給你辦得明明白的。”

這樣,風曉和船上的人也熟絡起來,但有隱疾,也都暗地裡諮詢風曉,風曉也不厭其煩一一診治。

船行幾日,突然水流急了起來,兩岸陡峭崖高,漫山落蘿,從上百丈高的崖頂,直垂落到江面,真是無限美景在險處。

風曉驚歎問道:“莫非是騰龍峽到了?”

旁邊船員笑道:“騰龍峽?騰龍峽要是如此這般,這萬里潛龍江,我們就一船走到底了。這裡叫猿影峽,這江岸兩邊時常傳來猿啼聲響,兩岸懸崖峭壁上繁華異草更是別處難尋,這裡是有名的觀名峽谷,你就好好欣賞這美景吧!”

風曉聽得嘖嘖稱奇,又見風景壯麗中還有秀美,奇險之地更有繁勝相加,忍不住為一旁的琴七滔滔不絕地描述起來。

琴七笑道:“讀萬本書,不如行萬里路,我雖看不見,但聽此江面獵風,空山迴音,也能想到此景之美,值此美景當前,待我來吹奏一曲。”

說完,琴七就抽出腰間洞蕭,凝神吹奏,一音即起,突破雲霄,奇音嘹亮往復,似山間有神人回應。

眾人正聽得入神,突然一道聲音大喝道:“快停!吹不得!吹不得,快停下來。“風曉抬頭望去,正是船長方岸雄,只見他臉色慌張,一邊沿著旋梯往下,一邊嘶聲叫喊。

風曉正在好奇,突聽陣陣尖銳哭聲傳來,正感不知所措,突然江面湧動,亂流四起,大船瞬間一歪,琴七頓時往船的一邊滑去。風曉也來不及多想,和身撲上,一把拉住琴七腰帶,返手一抓,已抓住船舷邊一根粗大的纜索。

此時人人自救,風曉拉著琴七,懸在船邊,真是兇險萬分。船又反向一傾,風曉拉著琴七急回,急中生智,腳下連動,已撲進船艙中去。

眼見船隨時都有可能傾覆,方岸雄也顧不得其他,自己也親自上門掌了舵,又緊急指揮眾人將船向岸靠去。

這一陣亂浪來得好急,方岸雄也反應好快,船左搖右擺了幾下,終於靠了岸,岸邊風浪已小,船才平穩起來。

琴七渾身被浪澆透,竹蕭也不知何處去只,亂髮覆面,只顯得狼狽不已。

不過,一等浪平,他還是隨著風曉走出艙來,正要向方岸雄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