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乞丐大夫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一大早,小風已來到山腰間,取出尺劍,用旋鋸之法砍伐了幾根竹,去掉枝葉拖回廟中。
他劃開一根竹子,上手編制起來,那揹簍看上去極是簡單,但小風編來編去,只顯得奇醜無比,再微一使勁,編了一小半的揹簍竟散了架。
小風只覺氣餒不已,望著散落在地的竹子出了會兒神,長嘆口氣,又抱著醫書讀了起來。
日上三竿的時候,眾乞丐才陸陸續續地爬起來。
眾人有氣無力地向外走去,突然,李通叫道:“今天是十五。”
眾乞丐苦著臉叫喚起來:“又到這一天了,來得好快啊!”
小風聽得這些叫喚,不由放下書問道:“十五這一天有什麼特別的?”
一個老乞丐嘻嘻一笑道:“對我們來說,每個月,都有那麼特別的一天。”
小風更奇:“什麼特別?”
老乞丐笑得更歡,他一邊向外走,一邊說道:“就像女人一樣,這十五的晚上,就是我們不便的日子,明天見!”
眾乞丐都有氣無力地說著:“明天見!”紛紛向外走去。
眾人都已走盡,小風只覺無聊,又捧起書來,他熟讀醫書,已知女人每個月那麼幾天與月圓月缺有些關係,莫非這乞丐也與月亮有關,怎麼這醫書上沒說呢?
小風只覺自己鑽研的太淺薄,不由更是埋頭苦讀,希望能悟到這超出他理解範疇的道理。
李通臨走之時,也對小風說了一句:“今晚你另找個地方湊合一晚,這廟裡今晚不適合住人。”
小風應了一聲,只苦苦地研讀,畢竟,現在還是早上,晚上還是太晚。
山廟之中,只剩下小風一人,他為了苦讀,早準備好了乾糧。
他已基本對專治禿頭失去的信心,空有秘方,但沒有病人,看來以此一道行醫,是沒有前途的。
一有了這想法,他就急著想改弦易張,要改換招牌,首先,就必須要提升自己。
王凌之留下的醫書,自是他一生所學的心得總結,這心得總結,是從他數百年行醫的體會得來,也是他博覽無數醫書得來的精萃。
這樣的一本醫書,小風雖將它從頭到尾記得牢靠,但他一來沒有基礎的醫學知識,二來沒有眾多病例的支撐,字句雖熟,但裡邊的玄妙道理,再到融會貫通,只能說是一知半懂,想要學以致用,此時還只能說是一個記字,學也未成,更不要說用。
所以他現在讀書,不再追求速度,更多是慢慢地思考,以達到學的目的。
他慢慢研讀,將每一處不懂的地方細細理解,弄懂了一些,再去研習後邊的內容。後邊較精深的內容,又和前邊一些內容相關,體會愈來愈多,也漸覺這枯燥的醫書越讀越有趣味,也是越讀越入神。
肚子餓了,他就掏出乾糧啃了幾口,不知不覺,四周光線竟暗了下來,而小風因有夜眼,竟一時沒有醒覺天色已黑。
噠噠噠……..
突有一陣聲音響起,初時不覺,但聲音愈發明顯,小風才在意起來。
那聲音直向廟門而來,小風突心生異感,才從醫書中醒覺過來,只見四周已陷入暮色之中,突想起李通出廟時的叮囑,忙收書入懷,站起向外走去。
剛至廟門口,就見月光下,一道影子投來。
小風心中一驚,抬頭凝目看去,卻是喜上心頭。
來得是一個人,準確地說,是一個光頭。
光頭?
月光照在光溜溜的頭上,只覺得那人頭上確實一根毛也沒有。
難道功夫不負有心人?
自己在城裡招搖宣傳了幾天,終於有了成效?
這禿頭病症說是病,其實對人也沒什麼危害。
說不是病,但畢竟是身體出了問題,最主要是影響一個人的外觀,讓人無形中生出許多自卑來。
生這個病的人,就和患有隱疾之症的人差不多,既要裝得一身無病,又想尋法醫治,但醫治的時候,又生怕別人知道他在治病。
這也是小風痛定思痛後得出的結論。
來人夜晚到此,當是在大廳廣眾之下不好求醫,只獨身一人趁夜到此。
病人既然找到山上來,就是再明白不過的開張的生意,正是大發利市的好兆頭,自己絕不能放過,就算是一文錢不收也要為他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