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東蕃收復!全民熱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東蕃島卻是和瓊州島一樣地處南方,島上不僅各種資源極為豐富,水稻更是一年三熟。
且其位於我大明東海、南海邊界,乃是我大明東南海疆的橋頭堡,實是兵家重地。
如此寶地、重地,我大明早就該收回來了,只可惜前二十幾年,大明內憂外患,無暇顧及,這才讓荷夷竊據二十幾年。”
有人道:“這不久相當於土匪佔據了他人的山林、田地嗎?話說這二十幾年,荷夷在東蕃島搜刮了多少錢財?”
“那可不少。你沒看報紙上說嗎,荷夷近幾年,每年都能從東蕃運送四十幾萬荷蘭盾回本土。
四十幾萬荷蘭盾是多少錢?換算一下,就是十二萬八千兩黃金!”
“嚯!一年交給他們荷蘭朝廷近十三萬兩黃金?那荷蘭肯定也有貪官汙吏吧?如此算來,他們在東蕃島一年實際搜刮的怕不是有二十萬兩黃金?”
“這位老兄算的不錯啊,你不說,我都沒想到他們實際能搜刮這麼多。”
“一年二十萬兩黃金,二十幾年,就給他算個整數,二十年吧,那豈不是說荷夷從我大明東蕃島共搜刮了四百萬兩黃金?!
這些狗日的荷夷,朝廷決不能便宜了他們啊,得讓他們賠錢!”
“老兄算得有點過了,我才看了京報,上面說,荷夷剛開始在東蕃島也搜刮不到那麼多錢,還要討好番人和我們大明在島上屯田的百姓呢。
只是後來站住腳了,才開始壓迫番人和我大明百姓。
不過,即便將荷夷佔據東蕃島的時間打個對摺,算他十年,這些年荷夷也從東蕃島搜刮了兩百萬兩黃金,還是很多。”
“確實,兩百萬兩也不少了,必須的讓荷夷賠錢。哎,你不知道賺錢有多難,想想被荷夷搜刮走我大明那麼多錢,我這心裡就滴血啊。”
“要不要荷夷賠錢得看朝廷——不過我大明對外歷來以仁義為主,似乎還沒有讓那個蠻夷小國賠錢的先例···”
以上是一些商賈和尋常百姓的議論。
讀書計程車子以及有功名在身計程車紳,討論更多的則是朝廷在東蕃設府縣之事。
“此番朝廷真是大手筆呀,竟然要在東蕃島設十四個縣!”
“不算那苦兀島,東蕃實為我大明第一大島,設十四個縣算什麼?那瓊州島不如東蕃島大,可是下轄三州十三縣呢。”
“朝廷增設府縣,對我等士人來講是好事。想一想,這十四個縣需要多少縣令、縣丞、主簿、典史等官員啊。”
“怎麼,張兄想要去那東蕃島做官?我看這京報上說,東蕃島雖物產豐富,卻也有眾多番人。
其中熟番還好一些,山裡的生番可是以獵殺人頭為好,甚至有食人番。另外其地處福建之南,必然多毒蟲、瘴氣,在那裡做官可不容易啊。”
“不容易,才更容易做出政績。況且,我大明如今蒸蒸日上,天子更是受天命所衷,欲成超越漢唐的宏圖偉業,正該我輩士人隨之建功立業,怎可畏懼困難呢?”
“張兄覺悟之高,真是令我等汗顏···”
在各地百姓、讀書人都在熱議東蕃島之事時,朱媺娖也召集了軍機大臣,在武英殿召開了一個相關的會議。
“東番府下設澎湖、大員、雙溪、北港、南社、大渡(大肚)、新港、淡水、吉隆(雞籠)、多滿(多羅滿)、花溪、番東(苔東)、虎風(篙雄)、浪沙十四縣,府治設在大員,此事諸卿都沒什麼異議了吧?”
朱媺娖說完,本以為這件先前商議過的事就會透過了,卻不想葉廷桂站了出來。
“陛下,東蕃島孤懸海外,且物產豐富,易成割據之勢,故臣以為還是將其分為兩個省下州較好。”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