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樂浪與黑龍江,女帝地圖開疆(第1/2頁)
章節報錯
昭武八年,十一月五日。
朱媺娖在武英殿召集軍機大臣,商議朝鮮歸順之事。
或者說,商議朝鮮歸順後如何治理之事。
這一次,一眾軍機大臣意見難得的一致,都認為朝鮮久沐儒家文化,可以直接按照大明本土設定省府,該怎麼治理就怎麼治理。
唯一需要考慮的是,需要瓦解原朝鮮國的官紳、世家勢力。
這一點對大明朝廷來講並不難辦,甚至可以說駕輕就熟。
大明這麼大,完全可像昔日瓦解地方宗族勢力一般,將朝鮮官紳、世家分別遷往大明其他各省。沒有了這些官紳、世家掣肘,大明對朝鮮的治理便會容易很多。
當然,對於那些踴躍擁抱大明,能夠迅速熟悉大明地方治理模式的人才,大明朝廷也會不拘一格地任用。
至於如何在朝鮮設立省府,也在這次軍機會議中商議出來。
最終決定,將原李氏朝鮮的平安道劃歸入遼東省,設為平安府。
餘下的黃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依次更名為黃海府、京東府、江原府、忠明府、全羅府、慶尚府,設為樂浪省,省治定在漢城。
“樂浪”一名取自漢朝時在高麗半島設立的四郡,但當時的樂浪郡實際就是遼東半島及平安道、黃海道部分地區。
如今大明朝廷也只是借“樂浪”一名用用而已,其實並不講究。
至於原朝鮮咸鏡道,則被併入了新設立的黑龍江省。
大明的黑龍江省主要是原奴兒干都司轄境,要比後世大夏國的黑龍江省大得多。
主要是黑龍江中游及下游地區,松花江中游及下游地區,以及整個烏蘇里江地區,還有長白山東部地區。
苦兀島(庫頁島)、蝦夷島(北海道)亦包括在內。
不過一個省並非轄境越大就越好,實際上大明的黑龍江省屬於真正的苦寒之地,尤其如今還是小冰河時期,這些地方就更寒冷了。人稍微多點,估計糧食都難以自給自足。
至於黑龍江省的省治,考慮到在鐵路修通前,黑龍江地區肯定以海運、河運為主,因此決定將省治設在咸興,即清國的鹹京。
另外,大明黑龍江省雖然大,但下轄的府卻少。
依次為最南邊的咸鏡府,府治咸興;長白山北邊松花江以南的建州,州治在雙城(海參崴稍北方的地方);松花江中游、下游地區的松花府,府治在後世哈爾濱。
黑龍江中游地區的黑河府,府治在後世黑河;然後就是最東邊包括苦兀島、蝦夷島在內的一大片地區,為福山府,府治在原奴兒干都司治所(後世俄國特林)。
不過目前大明對黑龍江流域仍未實施有效統治,因為這一帶在小冰河時期實在是太冷了,又多是深山老林。
明軍目前駐兵的最北方,也就是昔日的朵顏三衛地區。至多是時不時派出兵馬到黑龍江南岸巡查而已,黑龍江北岸目前尚未駐兵。
不過如今朝廷既然決定設立黑龍江省,肯定是會安排將士到江北駐防的。
並且幾個府的府治,也會由朝廷撥款,建立起基本的地方官府行政建築,以及其他的配套基礎設施。
至於將來如何讓地方發展起來,讓老林子裡的野人女真歸附,乃至吸引到黑龍江省以南的“南方人”來發財(創業?)、定居,那就是地方官員所需要考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