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為了徹底消滅南宋勢力,還曾出兵南洋,後來還有部分元兵留在了南洋某島嶼。

證據最足,幾乎可以捶實的便是鄭和下西洋時曾派遣船隻到達過後世的達爾文港。

因為那裡發現了明朝時期的紅木沉船,陸地上還有佛像等明顯屬於明朝的埋藏品被髮掘出來。

鄭和艦隊中有個叫馬歡的翻譯官,就在其著作《瀛涯勝覽》中記述過澳洲大陸,稱之為“鸚鵡地”、“鸚哥地”。

後來《坤輿萬國全圖》、《坤輿圖說》等明清地理著作也有提到“鸚哥地”的。

但取正式名字肯定不能叫“鸚哥地”。

看到這裡,朱媺娖覺得不如取“鸚哥地”頭字諧音,便道:“要不叫瀛洲?”

郝光明這時已經看開了,道:“可以呀——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有個知名點的名字,也可以促進移民積極性。”

“可是都說瀛洲在東海,還有說就是日本的。”朱媺娖又糾結了。

郝光明笑道:“是,傳說是在東海,可為什麼一直找不到?因為方向錯了嘛,瀛洲其實是在南洋之南。”

“那就叫瀛洲,好聽。”朱媺娖打定主意不變了。

接著,兩人商量了下,又給新幾內亞島取名“炎州”,因為這裡火山較多,多奇險之地。

至於後世的紐西蘭,南邊島嶼取名鳳州、北邊島嶼取名凰州,合稱鳳凰島。

澳洲最南邊的大島,即後世的塔斯馬尼亞州,則被取名玄州。

至於其他島嶼,朱媺娖準備留給時候登陸該島的大明子民命名,以此刺激大明百姓探索海外島嶼的積極性···

六月十日。

銷售《大明報》的報郎們聲音明顯比往常高了一些,且帶著亢奮。

“頭條!南洋新大陸航路開闢成功!”

“陛下為新大陸取名瀛洲!”

“新大陸瀛洲最新訊息盡在本期大明報,快來買,一會兒就沒啦!”

“···”

聽到報郎的叫賣聲,一些原本不準備看,或者不急著看的人,紛紛圍過來購買。

不少報郎揹著一大摞報紙上街,叫喊幾聲後,沒多大會兒報紙就賣了個乾淨。

各寄賣報紙的酒樓、茶樓、書鋪等場所,《大明報》也是很快售罄,讓掌櫃的紛紛派夥計去聯絡報社催要報紙。

以南京城為例,到了中午時,各處都是在談論瀛洲新大陸之事的。

“傳說中瀛洲不是在東海嗎?怎麼跑南洋的南邊去了?”

“傳說仙島會動,肯定是自己跑過去的呀。”

“伱們都錯了,咱們要講科學。依我看,這瀛洲就在南洋之南,所以人們在東海才找不到它。”

“嚯,這瀛洲有五分之四個大明那麼大?真的假的?”

“這麼大的地方竟然是無主之地?怎麼可能?莫非上面土地很貧瘠?”

“咦,你們看,這第三頁上的文章說,宋、元以及鄭和下西洋我神州皆有人至瀛洲。而且,傳說中的女兒國便可能在瀛洲或周邊島嶼上!”

“女兒國在瀛洲?若是真的,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

“瀛洲這麼大,這一下朝廷怕是能封出去好幾個藩王吧?”

“這麼遠,有藩王願意去嗎?”

“不算太遠吧?起碼比西洋人說的美洲近。美洲那麼遠,西洋人都能去,這瀛洲就在南洋邊上,有啥不能去的?況且朝廷若劃了封地,藩王敢不去?”

···

第二更。

晚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