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澳洲新航道,女帝談瀛洲!(第1/2頁)
章節報錯
昭武七年,六月七日。
朱媺娖正在正殿批閱奏章,後方鄭森拿著一封電報匆匆趕來,滿臉喜色地道:“陛下,馬六甲都督府傳來電報,探索澳洲海路航線的分艦隊回來了!”
朱媺娖聽了雙眸一亮,“快把電報給朕看看!”
“是!”
鄭森將電報交給劉珠,由劉珠放到御案上。
朱媺娖很快看完,也是滿面欣喜。
這支探索澳洲大陸的分艦隊是去年夏季從呂宋島出發的。
早在1606年,西班牙人託雷斯的船隻就經過澳洲與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登陸澳洲大陸,並且將其命名為新荷蘭。
不過,因為澳洲大陸北部較為貧瘠(登陸後向南稍深入便是高原荒漠),且荒無人煙,所以西班牙人、荷蘭人對澳洲的後續探索並不積極。
一直到1770年,英國人詹姆斯登陸悉尼附近的植物灣,才宣佈澳洲大陸為英王所屬。
再等到1788年,英國才將此處作為罪犯流放地,進行移民開發。
如今,荷蘭人前往澳洲都是從巴達維亞出發,走爪哇海、過東帝汶島,再橫渡帝汶海至澳洲大陸北岸。
大明探索澳洲的分艦隊卻是依照朱媺娖所給的航海資料,從呂宋島出發,沿著大呂宋(菲律賓)東海岸向南,過馬魯古海峽,經班達海至東帝汶,再過帝汶海至澳洲北岸。
其回程時走的是荷蘭人開闢的西航線,所以才到了馬六甲。
表面上看,澳洲探險分艦隊所走的這條航線,去時主要經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海上勢力範圍,回程時又需要經過荷蘭人的海上勢力範圍,貌似十分危險。
可事實上,在大明攻取米沙鄢群島後,西班牙在南洋的戰艦已經不剩多少艘了,連一支分艦隊都組建不起來,只能龜縮在棉蘭老島和蘇祿群島。
便是西班牙從南美運載白銀等貨物回往歐洲的艦隊,過來時都要小心翼翼,等明年多半會選擇走大西洋航線。
至於葡萄牙人,其在這一片的勢力原本就被西班牙擠壓得不剩多少,如今雖然還有一些殖民地在,卻也不敢跟大明爭地盤。
所以,大呂宋群島東部、南部海域實際已成了無主之地,等著大明探索、佔領呢。
荷蘭人之前雖然像海上泰迪樣,四處樹敵,如今同樣不敢跟大明作對。
一則,如今大明南洋水師以及新組建的西洋水師實力強大,足以威懾南洋各大勢力。
二則,荷蘭如今跟大明有不少生意,靠著轉運部分大明商品賣到歐洲,賺得盆滿缽滿,掌控國家那些商人都笑得合不攏腿了,又怎麼會得罪大明?
這封電報內容頗多,卻也只是大概交代了該艦隊探索澳洲的大概經歷。
其從去年初夏出發,到如今回到馬六甲,前後歷時一年多,肯定經歷了不少事情,不是一封電報能詳述的。
從電報上看,因為又朱媺娖所給的後世航海資料作為參考,探索澳洲的分艦隊整體上還是相當順利的,完成了朱媺娖所交代的所有探索任務。
主要探索了後世達爾文到聖保羅,再過託雷斯海峽。之後向南,一直探索到了後世的悉尼!
可以說走遍了澳洲三分之一左右的海岸線!
同時,其一路還分派人員在澳洲北岸、東岸以及新幾內亞島南岸建立了據點。
···
雖然澳洲探索分艦隊回到南京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朱媺娖卻是在次日便讓人將相關訊息透露出去,又讓《大明報》進行相關報道。
而在當晚,朱媺娖便和郝光明在床上,對著地圖,給新幾內亞島、澳洲大陸改了名字。
“肯定不能叫澳大利亞,要不直接叫澳洲?”郝光明沉吟著提了個建議。
朱媺娖搖頭,“你看資料,澳洲是由澳大利亞這個稱呼衍變而來的,而澳大利亞則是源自英國人給這塊大陸所取的早期名字‘澳大利斯地’(意為:南方大陸),咱們直接用澳洲像什麼樣子?”
又翻看了一會兒各種史料,朱媺娖忽然眼睛亮了。
她道:“你看,有些野史說我們神州在宋朝時可能就有人去過澳洲,並且將南洋這一大片島嶼東西及南部統稱為‘大洋’。
後世澳洲大陸在大夏也被譯為‘大洋洲’,不如就叫大洋洲好了。相公認為怎樣?”
郝光明卻對三個字不過敏,道:“不怎樣。我們這邊叫神州,東邊新大陸叫美洲,然後還有歐洲、非洲,你這叫個大洋洲豈不是破壞了隊形?還不如叫洋洲呢。”
朱媺娖道:“洋洲跟揚州重音了,而且大明有叫洋州的地方。另外,我們這時‘州’與‘洲’同,叫洋洲肯定不行的。”
兩人繼續查資料,發現元朝時便有一名叫汪大淵的航海達人去過澳洲。
另外,南宋陸秀夫之子在崖山海戰之後,率領參與水師進了南洋,之後在爪哇群島某處建立了“陸宋”(一說“復宋”,也有說是建立在呂宋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