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徽妍這段時間忙得像一隻陀螺。

可不管多忙、多累,想到將要到瀛洲就藩,從此海闊天空,可以與丈夫一起建設領地,她便充滿了幹勁兒。

她是天啟七年(1627年)生,如今24歲。

她生母只是惠王府第三等的夫人,只比沒有名號的宮人(姬妾)強一籌,與上面的王妃、側妃是萬萬比不了的。

所以她之前在惠王府並沒有什麼地位。

因為惠王就藩時,朝廷財政拮据,沒給多少錢,所以她這等王府庶女生活其實與錦衣玉食還差點,只能說溫飽無憂。

待她年少時母親去世,她在王府的日子就難過了,也體會到了飢寒之苦。

之後沒多久,李自成、張獻忠亂湖廣,王府妃嬪宮人便沒心思勾心鬥角了,一起南逃。

渡湘江時,她因為被排擠到一艘小船上,反而避開了大船被大風吹得傾翻那一劫。

後來隨著父王輾轉湖南,最危險時差點落入賊手,幸虧遇到了她現在的丈夫楊尚,才得救。

楊尚家是湘南漢人小地主,家族組建了個不大的商幫,其為商幫少主。

這身份自然是難以讓她父王看得上眼的。

更別說她後來成為了父王唯一存世的子女。

父王讓楊尚入贅,楊尚也不同意。

如此波折,兩人相戀多年,才在昭武三年修成正果——給父王的承諾是,將來過繼一外孫為其孫。

結果後面她連生兩胎都是女兒,直接讓她父王鬱悶了,每日研讀佛經的時間也更長。

朱徽妍也是有些氣性的,索性不再生了——至少數年內沒有再生的想法。

她專心打理王府,投資賺錢。其他時間除了照看下女兒,更多的則是學習宗藩學校課本上的那些知識。

她之所以能透過投資商賈賺得幾十倍利潤,除了有天賦,從宗藩學校課本上學的知識也是一大原因。

這一日,朱徽妍從一位豪商夫人這裡拉來一萬兩的投資,親自將其送出王府,進去才歇口氣,門房便急匆匆地來稟報,“世子,宮中來人,說是替坤慶公主拜訪您。”

“哦?”朱徽妍聽得微愣,隨即喜道:“快快請進來!”

門房不懂,朱徽妍卻清楚坤慶公主如今在大明有多重的分量,說是位同昔日太子都不為過。

坤慶公主人在成都,卻讓南京這邊的女官替她來拜訪,這裡面即便沒有當今天子的授意,也定是天子知曉的。

雖然來的只是一位女官,但朱徽妍還是隆重接待了。

“請問女史如何稱呼?”

“明史蘭。”來的女官微笑道。

“坤慶公主殿下遣明女史來訪,徽妍不勝榮幸。”

明史蘭坐下後,道:“惠王世子不必客氣,我此番來是受公主所託,來投資惠王領的。”

說著,明史蘭讓隨行的宮女遞上了一個盒子。

“這裡面是一百零五萬元的大明銀行支票,取款密押亦在盒中,世子可以先看一看。”

朱徽妍雖然料到坤慶公主遣人拜訪多半是有好事,可瞧明史蘭上來就送上一百零五萬銀元,她還是有些吃驚。

隨即就是驚喜不定。

她開啟錦盒,果然瞧見裡面放著一張支票以及密押文書。

大明銀行是在昭武三年開辦的,最初只用來給官吏發工資,隨後又給將士們發工資,再之後就推出了可以流通的常規銀票,以及專用於支取大額銀款的密押支票。

這三年,其下屬地方分行開辦了民間業務,如存款、異地兌換、低息貸款等。

因為大明銀行的銀票製作得異常精美,民間絕無可能彷造得出來,且大明銀行有國家背書,實力雄厚無比,因此一開通了民間業務,便迅速佔領了相關市場。

大明銀行的銀票迅速取代其他流通的銀票,獲得全民認可。

據朱徽妍所知,大明銀行在外流通的銀票面額分四種: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