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王朱常潤,請封其女朱徽妍為女世子?”朱媺娖看到這份奏章,不禁微微一笑,“惠王終究還是上了這道奏章啊。”

另一邊郝光明正在處理翡翠,聞言不禁奇怪道:“這惠王怎麼想到立個女世子,他沒有兒子嗎?”

雖然經歷了失去過半江山的戰亂,但大明如今的親王依舊有二十幾位,所以郝光明對這個惠王朱常潤還真沒怎麼了解。

他又非過目不忘,即便看過這人的歷史資料,也難以記住。

他只知這次就藩資格選拔考試,惠王名列第七,可以封藩澳洲,額,是瀛洲。

朱媺娖道:“惠王今年已五十七了,他這個年紀的藩王,別說兒子,之前孫子都是有的。

可惜當年李自成、張獻忠亂湖廣,就藩於荊州的惠王逃向湘潭,過湘水時,遭到大風翻了船,子女、宮人多有被水沖走的。

後來湘潭也被張獻忠攻陷,他又到長沙投奔吉王。不久長沙亦陷;走衡州,衡州破;與跟吉王、桂王一起奔往永州。

結果永州也沒能守住,後來他輾轉到浙江紹興,才勉強算安定下來。

只是這一路逃亡,不斷經歷城池陷破之事,他的子女、孫輩幾乎死絕,最後僅剩一庶女朱徽妍跟在身邊。

被招到南京後,他除了在宗藩學校上課,平日唯一愛好便是念佛經,惠王府之事基本都由其女朱徽妍打理。”

聽朱媺娖說到這裡,郝光明豁然想起,朱常潤正是當年在浙江隨潞王降清的藩王之一。

據說當時也有人去請朱常潤就任監國之位,但朱常潤只知在佛堂唸佛,根本不管外面的事。

在歷史上的1646年,便被清庭以莫須有的“圖謀復辟”之罪,跟潞王等十一個大明藩王一起在北京菜市口給斬首了。

也不知道這人是跟瑞王一樣很早就成為佛信徒,還是遭遇大變故之後才信佛的。

“你登基後天下安定,這惠王就沒想過再生個兒子?或者過繼一個宗室為世子?”

聽見這話,朱媺娖露出異色,道:“惠王身邊是有幾個年輕妃子的,但這幾年確實沒有子女出生。

至於過繼宗室,他曾上奏章提過,但讓我駁回去了。

他女兒朱徽妍是個有能力的,我既然能做大明的女皇帝,惠王府為何不能有個女世子呢?”

“原來老婆你就是這件事的幕後推手啊。”郝光明恍然大悟。

朱媺娖嫣然一笑,繼續批閱奏章···

昭武七年,八月九日。

錦衣衛南鎮撫司將幾份檔案送到了武英殿,卻是他們過去一個多月監視七位將就藩瀛洲的親王的言行記錄。

朱媺娖翻著看了看,發現為了去到瀛洲後可以擁有更好的發展基礎,這七位親王當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他們首先按照當初“封藩海外政策”中提的,聯絡一些郡王,讓這些郡王出錢入股。

該政策中,郡王是沒有海外就藩資格的,但卻可以入股親王領,並在親王領擔任文官武將,幫著親王一起在海外開疆擴土。

瀛洲這麼大的一塊海外生地,相對而言離大明算偏近的,別說七位親王熱情邀請,便是不邀請,不少郡王也會鑽營著加入。

根據錦衣衛的監視記錄看,目前以魯王朱以海拉攏到的郡王最多,高達17位!

其次唐王,入股唐王領的郡王有13位。

再次淮王朱常清,拉攏到9人入股。

作為頭名的周王因為不善交際,目前只拉到7人入股。

益王朱由本拉到6人,衡王朱由取(木字旁)拉到5人。

惠王因為不怎麼積極,而剛被封為女世子的朱徽妍又與諸郡王不熟,以女子之身跟郡王們交流起來終究也不太方便,到目前為止沒拉到一個郡王入股。

另外,錦衣衛還彙報了另一件相關的事。

宗室們對女世子的出現很不滿,雖然沒人敢明著說什麼,可背地裡表示不滿乃至暗罵的卻不少。

錦衣衛南鎮撫司的情報分析官分析,女世子是惠王領拉不到郡王入股的主要原因。

不過,朱徽妍頗有經商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