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葉爾羌與察合臺,朝鮮王獻女求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葉爾羌使團來朝貢的目的朱媺娖並未深想。
在她看來,無論葉爾羌使團為何而來,這都是大明重新將觸角延伸到西域的好機會。
回到紫禁城武英殿,朱媺娖先是讓電訊處給甘肅方面發報,允許葉爾羌使團入境,並由駐守甘肅的邊軍出人護送。
隨後又讓錦衣衛北鎮撫司設法探查葉爾羌使團來意。
晚上,回到竹林老宅這邊,晚飯後朱媺娖又跟郝光明討論起葉爾羌汗國的事情來。
綜合大明以及後世的相關情報,兩人對葉爾羌汗國的瞭解並不少。
“葉爾羌汗國的建立者賽依德(又譯作:薩亦德)是察合臺後裔,是蒙兀兒人(又譯作莫臥兒),也即是西域地區的蒙古人。
因其早期國都建立在喀什噶爾,被後世稱為喀什噶爾汗國。
中期其政治中心轉移到明代的葉爾羌,也即是後世的莎車,才被改稱為葉爾羌汗國。”
聽著郝光明說著資料上的內容,朱媺娖再翻看蒐集到的大明曆代西域地圖,很快腦海中就浮現了這個西域地方政權的衍變脈絡。
“相公看我說的對不對。”她嘴角含笑,對著一張鋪在床上的西域及周邊地區地圖,指點江山。
“最早在13世紀初,成吉思汗讓三子窩闊臺、二子察合臺鎮守西域及周邊大片蒙古帝國領地。
後來窩闊臺繼承大蒙古國汗位,就讓察合臺極其家族鎮守西域一帶,並在大蒙古國分裂後形成了察合臺汗國。
到了14世紀中期,察合臺汗國因內部動盪分裂為東、西察合臺汗國。
其中西察合臺汗國在幾十年後,也即是14世紀末期,被以突厥人為主的帖木兒汗國替代。
東察合臺則成為第一個信奉回教的蒙古汗國。
15世紀上半葉,帖木兒汗國向四周擴張,成為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帝國東進成為東察合臺汗國外患,再加上其內部不穩,於是東察合臺汗國便在內憂外患中衰弱下來。
等到16世紀初,先是滿速兒繼承東察合臺汗位,因內憂外患被壓迫到吐魯番、哈密地區,也即是東察合臺汗國的東部。
之後賽依德又在西部喀什噶爾繼承汗位,這就讓東察合臺汗國再次裂開為東西兩部,即吐魯番與葉爾羌。
但僅過幾十年,到了16世紀中期,滿速兒後代在與瓦剌的戰爭中兵敗身死。
】
賽依德建立的葉爾羌政權便趁機吞併了吐魯番、哈密等地,於是有了如今的葉爾羌汗國。”
郝光明聽完啪啪鼓掌,笑道:“說得不錯,葉爾羌追根朔源其實就是察合臺汗國的延續。”
朱媺娖又看向地圖,喃喃道:“葉爾羌如今再西部與甘肅交界,昔日關西七衛中,除了赤斤蒙古衛、罕東衛已被收復,另外五衛可都還在葉爾羌手上啊。”
郝光明道:“如今的葉爾羌汗阿不杜拉也算是位雄主了,在他手上,葉爾羌汗國疆域大體恢復到了賽依德時期,國內看起來也還算安定。
不過阿不杜拉也老了,按照我們這邊的歷史來看,再有十幾年,他便會在朝覲的歸途中死於印度德里。
之後葉爾羌經歷十幾年內亂,便會被噶爾丹滅國。”
“十幾年?”朱媺娖聽了搖頭,“我可等不了那麼久。”
···
次日,朱媺娖讓鴻廬寺卿蔣德璟、少卿袁樞參與軍機會議,討論關於葉爾羌汗國的外交事務。
幾位軍機大臣的意見頗為一致,那便是先看葉爾羌遣使朝貢究竟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