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陶眼見兩人爭論越來越激烈,怕爭出火氣來,連忙插話道:“兩位,該如何治理馬六甲是朝中大臣的事,我們不要爭論了。

有時間,倒不如討論下明年的秋闈是否會有變化——那才是與我等息息相關之事。”

夏完淳忽地一笑,道:“只是鑄萬兄與我之事,九高兄可是在昭武二年時就中舉了。”

杜登春也沒將剛才的爭論放在心上,謙虛道:“僥倖得中罷了,如今正在為後年的春闈發愁呢。”

···

紫禁城,武英殿。

朱媺娖也在跟軍機大臣們討論治理馬六甲之事。

首輔袁繼鹹道:“馬六甲既為東西海上交通要道,便不可作為藩王封地。當效仿漢唐故事,設都護府,遣一重臣坐鎮,兼管軍政,方可安穩。”

和民間士紳、士子所想不同,因為眾軍機大臣更瞭解馬六甲的重要性,即便是袁繼鹹這樣的保守派,也認為必須將馬六甲納入大明疆域之中。

至於為滿剌加復國,朱媺娖跟眾臣想都沒想過。

一則,滿剌加已覆滅一百多年。

二則,如今的柔佛王國就是昔日滿剌加王子所建。

據錦衣衛北鎮撫司傳回國內的訊息,柔佛王國在當年聯合荷蘭擊敗葡萄牙在馬六甲的殖民地政府後,這幾年國勢日增,已成為南洋一小霸。

大明若是為滿剌加復國,豈不是將鮮肉送到了柔佛王國的嘴邊?

至於說將馬六甲當做藩王封地,以藩王鎮守,倒是有人提議過。

但如今軍機大臣們都是瞭解全球情況的,知道海外還有很多無主之地。

既如此,何必要在馬六甲這種重要地方封一位藩王讓其成為朝廷的隱憂呢?

要知道,大明藩王造反可是有過先例的。

如今將藩王封於海外,重新授予其軍政權力,若是其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叛亂還好,若是在馬六甲那種重要的地方鬧出亂子,大明朝廷可就難受了。

袁繼咸認為在馬六甲設立都護府的提議已經夠激進了,卻不想還有比他更激進的。

在黃道周、朱大典等人都微微點頭,對袁繼鹹的提議表示認可時,李巖卻起身道:“陛下,臣以為設都護府已不合時宜。

都護兼管軍政,時日一久,便容易成為一方土皇帝。可若兩三年一換,又不利於我大明在南洋開拓進取。

再考慮到馬六甲只是我大明涉足海外之地的開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不如直接設府置縣,將其歸於南海省管轄。”

李巖這番話引得其餘人一陣思考,點頭贊同的有,搖頭不認同的也有。

之後,其餘人也紛紛發言,明顯形成了支援袁繼鹹或李巖的兩派。

見此,朱媺娖知道該由她做決定了。

第二更。

晚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