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做我大明的藩屬?你確定?(第2/2頁)
章節報錯
作為主使的盧克好像忘記了昨日大放厥詞的事,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大拐彎。
然而,他們想要透過談判佔便宜的目的卻沒有改變。
“我聽說,大明是東方的第一帝國,其他國家都是大明的藩屬,年年朝貢。
我荷蘭既然在南洋有城池土地,也願意為大明藩屬國,年年朝貢。
只求大明能夠放還此前東蕃島之戰中我們走失的官員、士兵以及公民,另外允許我們在大員建一商館,作為貿易中轉地。”
這便是荷蘭此番談判的第二策略了。
大明不是自認為天朝上國,極度好面子嗎?那他們就給足大明面子,學著東南亞、南洋的一些國家,認大明為宗主國。
】
如果一點虛名就能獲得諸多利益,他們荷蘭人可是最喜歡了。
鄺露聽了盧克的話略感意外,隨即就笑了。
卻並非高興的笑,而是帶著促狹,問:“貴使可知藩屬國與宗主國的關係?”
盧克道:“知道,每年朝貢——就是送給大明皇帝陛下一些禮物,對不對?”
鄺露輕笑一聲,道:“如今我大明給藩屬國立的新規矩且不講,即便是在過去,藩屬國來我大明朝貢貿易也不過是順帶的。
那時,想成為我大明藩屬國,最重要的是得向我大明稱臣,且國王須得得到我大明許可才能繼位。
可據我所知,你們尼德蘭目前是聯省共和制,國家大事由聯省議會決定,並無國王。
非要說的話,兼任多省執政官的奧蘭治親王倒是勉強能代表一國首腦。
怎麼,難道貴國準備以後奧蘭治親王襲爵都來向我大明稟報,獲得允許後再繼位嗎?”
盧克聽了翻譯後,再次一呆。
因為他發覺大明對荷蘭的瞭解比他昨日以為的更深。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格命的國家,又是聯省共和制,外人多半以為尼德蘭沒有類似國王的人物。
可事實上,世代兼任多省執政官職務,同時又被上帝命定為宗教(新教)守護者的奧蘭治親王,實際就是尼德蘭的準國王。
即便是該國聯省議會的大議長,也只不過類似於封建國家的宰相,屬於二把手,權力、名望都難以和奧蘭治親王媲美。
而在後世,十九世紀尼德蘭重新成為王國時,也確實是奧蘭治·拿騷家族成為了王室。
當然,此時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體制異常複雜,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但盧克作為一個尼德蘭人確很清楚,將奧蘭治親王爵位的繼承交給大明皇帝掌控,是不可能的。
此時的歐洲,即便是以商立國,以利益為先的尼德蘭,也是不敢觸犯宗教權益的。
即便是觸犯,也只能以宗教對抗宗教,而非是依靠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東方帝國。
至少目前看來,似乎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在盧克呆住時,鄺露又道:“自當今陛下繼位,革新舊制,我大明對待藩屬規矩又有不同。
即便你們尼德蘭真的認我大明為宗主國,此前侵佔我大明東蕃島二十年之事也不能就輕易算了,該怎麼賠償就得怎麼賠償。
若不如此,我大明君臣如何向億萬百姓,以及那些犧牲東蕃島之戰的將士交代?”
頓了頓,鄺露便提出大明這邊的要求。
“你們若真有心化干戈為玉帛,那便按照我們之前所說的,賠償黃金兩百萬兩,將馬六甲及周邊地區交予我大明。
否則休怪我大明追究你們侵佔東蕃島二十載之事。介時水陸大軍齊出,別說馬六甲,即便是攻下你們東印度公司的總部巴達維亞以及香料群島等地,也不過是尋常事。
此中利弊清楚明白,望你們能夠好自為之,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
說完,鄺露再次帶著大明的談判隊伍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