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以前大明惠而不費的武散官,算是對功爵制的一種補充。

比如像喬勇這樣的,本身屬於普通士兵,雖有功勞,卻不足以封爵,軍功章也不能隨便發,那麼追封武散官便是予其榮耀的很好做法。

說完喬勇的事,黃宗羲又道:“陛下,如今鄂齊爾圖雖然遣送長子來我大明為質,並寫了道歉信,也做出了賠償。

但據微臣觀察,他心中恐怕並不服氣,今秋多半是要再次犯邊。”

朱媺娖道:“放心,朕不會為其偽裝所騙的。而今川、陝、甘三省將士皆在積極備戰,若鄂齊爾圖等人敢來犯邊,定會崩碎了牙齒。”

之後,朱媺娖又詢問了黃宗羲一些和碩特部及天山北麓的風土人情,才讓他下去。

此番黃宗羲自然也是立了功的,因為他的出使,甭管鄂齊爾圖心裡怎麼想,起碼是大明要求遣子為質、賠禮道歉了,讓大明有了基本的面子。

因此,朱媺娖已著吏部升其為正七品外交公使。

不過大明現在還沒有需要派駐外交公使的地方,黃宗羲等外交公使,大概會清閒幾年。

···

卻說黃宗羲離開紫禁城,回到在南京的寓所(租房),便換上一身常服,前去拜望老師劉宗周。

也是昨日友人前來探望,交談中,他才得知劉宗周在四月份被朝廷徵召為“大明儒學院”榮譽院長,儒學院士。

受皇命與其他諸多儒學名士、大家一起組建儒學院,並研討如何在海外他國推廣儒學。

原本近幾年新學(自然科學)強勢崛起,很多年輕人學習新學不說,便是青中年一輩讀書人,乃至在儒家學問上有所成就之人,都轉投新學。

再加上此前曲阜孔家降清之事,令儒門名聲大受打擊,很多儒門弟子都擔心,儒學會在當今天子在位期間消亡。

畢竟天子提倡新學世人皆知,而天子又很年輕,還得天所衷,有神通在身不知能活多少年。

這種種情況,都讓儒門弟子感到絕望。

不曾想,今年四月時,天子忽然降下聖旨,召集諸多鴻儒,組建“大明儒學院”。

聖旨中言明:大明儒學院的第一宗旨是精研儒家學問,去蕪存菁,以助大明士人百姓修身養性。

而學院的第二宗旨,便是研討如何在海外他國推廣儒學,傳播大明文化,踐行儒家教化之道。

劉宗周已經七十歲,原本見天下太平,盛世即將到來,都開始在家鄉紹興養老了。

可當收到朱媺娖徵召的聖旨,他便不辭辛苦,以最快的速度動身,來到了南京。

黃宗羲二十歲左右時,曾在劉宗周門下學習,算是戢山學派的弟子。

既然知道劉宗周也在南京城,他當然要去拜訪。

走在人流如織、繁榮無比的街道上,黃宗羲發現,不過過去大半年,南京街面上便又出現了不少新鮮事物。

種種變化,堪稱日新月異。

黃宗羲已經習慣,便不以為奇,沒有在街上多逗留,很快便來到劉宗周寓所。

卻得其老僕告知,劉宗周此時當在“大明儒學院”,於是他又趕往儒學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