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新政落實勢不可擋,老宅新樓夫妻一體(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了周功普的話,丁蘭耀表面沒說什麼,心裡卻道:誰讓你們周家以前吃相那麼難看來著,就算新政落實後,真被人告到死,那也是活該。
錢唯見氣氛有些凝滯,趕緊打圓場道:“我們是來商量如何解決問題的,怎麼槓起來了呢?”
“那你說怎麼解決問題?”氣性比較大的周功普卻是又槓上了錢唯。
也是三家屬於世交,否則丁蘭耀、錢唯真未必會跟周功普攪合在一起。
錢唯熟悉周功普的脾氣,倒也沒生氣,略一沉吟後道:“既然沒辦法阻攔新政在浙江推行,那麼就只能在新政落實的具體環節上想辦法了。
浙江畢竟不是南直隸,新政在這裡落實下來,未必就跟南直隸那邊一樣嚴格,說不能找到漏洞可鑽···”
說著,錢唯就招呼丁蘭耀、周功普一起仔細計較起來。
說到底,三人都是大地主,即便是家中田地最少的丁家,幾萬畝田地中也有上萬畝存在問題。
何況,即便沒問題,按照田稅新政中攤丁入畝的政策,他們需要交納的田稅也比過去多許多。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加上新政對佃租做了限制,使得他們無法再狠狠壓榨佃戶,這當大地主的收入怕是會縮水到十分之一都不止。
所以,即便是丁蘭耀這般有心將家族產業重心轉向工商行業的,也希望新政的落實力度能夠輕一點,讓他們損失少一點。
···
相較於大地主,一般計程車紳及以詩書學問傳承的書香世家,對新政的敵視還要更少一些。
主要是因為朱媺娖所要推行的新政幾乎涉及了大明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雖然會損失某方面的重大利益,卻也會從另一方面獲得好處。
另外,有些人既是地主,也是士紳,又是讀書人,還可能是商人,或是家中有人經商。
這就造成,整個士紳、地主群體對待新政的態度其實是比較複雜和矛盾的。
一些人既希望落實其中那些對自己有利的政策,又想拒絕那些不利於己的政策。
這般複雜的情況,矛盾的態度,讓士紳、地主群體根本難以形成合力去反對新政在南方八省的推行。
因此,雖然某些地方對新政存在一些非議,可新政還是隨著旨令的下達,在南方八省一項一項地落實下去。
朱媺娖透過錦衣衛南鎮撫司及地方官府的反饋,得知這一情況時,心裡是頗有些失望的。
“竟然沒多少人跳出來反對,這些傢伙也太鬼精了。”
這天中午,在竹林老宅吃過午飯後,提起這事,朱媺娖忍不住如此唸叨。
“我覺得只能說他們不傻。”郝光明笑攬著朱媺娖的纖腰笑著說道,“你可以想想,以如今大明新軍的規模和戰鬥力,地方士紳、地主哪裡敢跳反?這種時候跳出來,那不是找死嗎?”
郝光明之所以敢在午飯後和朱媺娖這麼膩歪,是因為開春後,他花大價錢請了個技術很不錯的房屋建造團隊,在半個月內拆除了老宅,在原來的地基上用新材料建造了一個兩層半的樓房。
再加上原來老宅的圍牆也早被拆除,建成了一圈兩層樓房,便讓竹林老宅的房間一下子多了起來,可以說是鄉間小別墅了。
主屋這邊,樓梯自然是修建在房子裡面,在原來帶有半面牆壁的東間。
至於主屋一樓西間,整個都成了朱媺姕的閨房。
因為即便按照現代的年齡計算方法,朱媺姕也有九週歲了,虛歲都十歲了,再像原來那樣跟姐夫郝光明只隔一道隔板牆,住同一間房,很不好。
郝光明和朱媺娖的臥房、書房則搬到了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