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相公,還說你不懂帝王之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之前,他們確實不曾考慮到瓦剌及和碩特汗國聯合進犯的情況。
如今想來,若真的如此,大明可就有些麻煩了。
因為和碩特部如今佔據了整個青藏高原,乃至川西南部分地區,勢力很不小。
瓦剌四部位於大明西北,同樣兵強馬壯,不容小覷。
袁繼鹹當即道:“陛下,如此的話,便不能派人去責問和碩特部了。
若那鄂齊爾圖原本對我大明並沒有仇恨到聯合瓦剌其他三大部及和固始汗的想法,卻因為我大明的責問而有了此等想法,我們豈不是自招禍患?”
這次葉廷桂卻是堅定的主戰派,或者說強硬派。因為他曾在陝甘任職,還曾跟清虜、北虜打過仗,深知遊牧勢力欺軟怕硬的秉性。
聽了袁繼鹹的話,他當即反駁道:“元輔此言差矣,我大明不派使臣去責問,鄂齊爾圖便一定不會想到聯合瓦剌其他三大部及固始汗報復了?
將和平寄託在敵人身上,元輔難道不覺得可笑?”
“我並非此意···”袁繼鹹有點被葉廷桂氣到了。
心想:你先前不是不同意派遣使者嗎?現在我也讓別派遣使者責問和碩特部,你就不能別反駁我?
當然,他也知道,葉廷桂是主戰的,而他則是主和,或者說想暫時避免引發大明與西部強鄰的大戰。
於是他接著一拱手道,語氣誠懇地道:“陛下,如今我大明東北有清虜尚未蕩平,西南亦有沙定洲之亂還未平定,南邊與荷蘭人的東蕃島之戰才結束兩三個月,不知其何時又會來犯。
若是再與瓦剌、和碩特汗國打起來,可就是四面皆戰。
如今國庫歲入雖豐,然每年軍費皆高達億兩左右,豈是正常?
我大明之前內亂外患二三十年,如今好不容易大體太平,當盡力發展民生經濟,方為治國之道啊!”
袁繼鹹雖然屬於傳統文官,對國事的處置一直比較保守。
但給朱媺娖做了三年的內閣首輔,他並非沒有一點改變,也是學會了一些後世治國理念及詞彙的。
他這番話不全對,卻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見一時沒人反駁袁繼鹹的話,朱媺娖便知道其他軍機大臣也被這番話觸動了。
這讓她皺起柳眉,一時難以抉擇——大明不是打不過瓦剌和和碩特汗國,但高昂的軍費以及對民生經濟的影響確實是個問題。畢竟,打遊牧民族是沒那麼多戰爭紅利的。
這時另一邊的郝光明道:“和碩特部興兵進犯,你們大明若只是將其擊退,沒有反擊之舉,肯定是不行的。
其他的不說,甘肅的邊防軍、衛戍軍,乃至大明各地戍邊的軍隊,多半會因此折損了心氣,以後對於保家衛國,迎擊外敵恐怕就沒有那麼積極了。
但現在就和固始汗和瓦剌四大部打起來,確實也不好。你們大明或許能打贏,但必然會嚴重影響民生經濟的發展。
我的建議和李巖比較接近,派人去責問和碩特部,要求其進行一定賠償。同時派人出使和碩特汗國及準格爾部,儘量避免這兩方跟和碩特部聯合起來。
然後,在你們大明國內,則利用報紙,對和碩特部進犯甘肅之事,以及瓦剌四大部、和碩特汗國進行詳細介紹,大肆報道。
要讓百姓明白,大明的西邊有隨時會進犯的強敵。並且此番和碩特部進犯,大明並非不想立即出兵還擊,而是不能,是時機未到。
我們這邊有句話,叫做‘危機也是機遇’,所以,你作為大明皇帝,完全可以利用和碩特部的進犯,以及瓦剌、和碩特汗國的強大,來激起大明百姓同仇敵愾的心理。
促使百姓賣力搞生產,各軍用心大練兵,文武官員各司其職,全體努力待為報仇雪恥做準備。
如此一來,大明的各方面發展,便可以再次提速。說不定過個兩三年,便可以出兵一舉解決瓦剌跟和碩特汗國了。”
聽完郝光明這一番話,政治天賦很不錯的朱媺娖不禁鳳眸發亮。
一眾軍機大臣當面,她不好跟郝光明說話,便坐在龍椅上拿出了另一個手機,給郝光明發了一條資訊——
“相公,還說你不懂帝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