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章⑨ 軍戶制度改革,大明內閣成立(第1/3頁)
章節報錯
那一夜後,一連數日,朱元璋都沒再到東暉院來。
承諾給郝光明的清水、食物供給,以及垃圾承運服務,卻每日都如約到來。
如此五日過後,反倒是郝光明、朱媺娖著急了。
“該不會是那一夜你說的話讓太祖太生氣,乾脆就不再來見我們了吧?”飛機內朱媺娖有些擔憂地道。
“應該不會吧。”郝光明不太確定地道,“我那晚說話雖然沒給他留面子,揭開了大明的遮羞布,但確確實實是在給他提建議。
在他心中,大明江山社稷應該比什麼都重要。他或許礙於顏面,一時不來見我們,卻不可能永遠不來見我們。”
“可我們不一定有多少時間等他呀,”朱媺娖說著,拿出黑玉環,指著上面明顯增長了一節的光亮,道:“如果黑玉環恢復了全部光澤,直接將我們送走了,那我們不就白來洪武朝一趟了?”
郝光明道:“之前我們四四個人一起滴血後,才啟動了黑玉環。就算黑玉環重新充足能量,也不一定會直接將我們送走吧?”
“相公都說不一定了,那就是有這個可能的。趕緊想想辦法,我們不能在這裡浪費時間。”
郝光明聽了不禁抓頭。
他不得不承認,朱媺娖的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黑玉環的運作規律太過玄乎,根本無從掌握。
就在郝光明思考該怎麼應對時,一直旁聽的郝和善道:“爸媽,這個問題還不容易解決嗎?你問他們要一些紙筆,將需要告知太祖的事都記下來。
假如將來黑玉環完成充能後,真的主動送走我們,將那些紙留給太祖就是了。”
郝光明、朱媺娖聽了眼睛都一亮。
“這個方法不錯,我兒子還真是聰明。”作為一個慈父,郝光明毫不吝嗇地誇讚兒子。
朱媺娖也摸了摸郝和善的頭,露出欣慰的笑容。
郝光明隨即用機壁開啟影片,告訴外面守衛的親軍,他們有重要事找朱元璋。
過了一刻多鐘,朱元璋沒來,朱標、朱棣卻一起過來了。
“不知貴客有何事尋我父皇?”相較於朱元璋,朱標待人就顯得很是彬彬有禮,讓人很舒服。
郝光明道:“我們擔心不知何時就會離開,這樣就錯失了來洪武朝一趟的機會,所以希望要來紙筆,把一些重要的事記錄下來。
這樣,即便我們哪天真的突然走了,你們也不至於一無所得。”
聽完,朱標奇怪道:“貴客怎麼說突然走了這種話?難道你們無法控制來去嗎?”
郝光明嘆道:“我們來得稀裡糊塗,對於什麼時候走,自然也稀裡糊塗,確實難以保證什麼。”
朱標點頭,“行,我這就讓人準備紙筆送來。”
等朱標吩咐完後,郝光明不禁好奇地問:“太祖這幾天為什麼沒來這裡?該不會還在為那晚我所說的事氣惱吧?”
一旁的朱棣忍不住道:“你以為父皇跟你一樣小心眼嗎?”
郝光明聽了腹誹:你父皇有時候可不就小心眼兒得很。
朱標則道:“那晚貴客的一番話,給父皇很大觸動,因此過去幾日,父皇召集了一批有才幹的聰慧文人,在研究更改我大明戶籍制度之事。
對了,今日我過來,是受父皇委託,向貴客討要那醫學體系革新之法的。”
郝光明道:“關於醫學系統的革新方法我早就寫好了,不過是在機載電腦上,而不是紙張上,一會兒你找兩個人過來抄寫就是了。
對了,你們對戶籍制度的改革有想法了嗎?需不需要我幫忙?”
朱標道:“父皇那邊確實有了一些想法,但都不成熟。貴客若是願意幫忙,自然再好不過。”
接著,朱標就將過去幾日朱元璋跟幾個“謀士”討論的戶籍改革想法一一講了。
就像那晚郝光明所講的一樣,大明的戶籍制度並非朱元璋憑空創造的,而是承襲自元朝的諸色戶計制度。
既根據百姓從事行業的不同,對戶籍進行分類管理。
大抵來講,明朝除了尋常百姓的民戶外,人口最多的便是軍戶,然後還有匠戶、灶戶、醫戶、樂戶、漁戶、船戶、廚戶、僧戶、道戶等。
其中,民戶歸戶部管,軍戶歸兵部管,灶戶歸運司管,醫戶歸太醫署管,樂戶、僧道等歸禮部管,廚戶歸太常寺管,漁戶歸地方河伯所等。
因為軍戶等戶籍的百姓畢竟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所以有些戶籍又由地方官府交叉管理,這就在管理上造成了一定混亂。
有好處時,兩邊的官吏都跑過來;若是需要擔責任、需要勞心勞力辦事,沒好處時,可能兩邊官吏就互相踢皮球,造成事情沒人處理的局面。